宜宾市筠连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业 财政税收成效显著。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45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0.16%,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全县税收合计11028万元,同比增长79.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881万元,增长14.3%。 金融平稳运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小幅增长,存贷款差额为69402万元。200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937万元,比年初增加24543万元,增长18.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8535万元,增长0.003%。 保险业务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818万元,保费支出754万元。 八、教育和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2005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36所(含社会力量办小学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72756人,其中小学49177人,初中18899人,高职中3612人,小学社会力量办学1068人。“两全”工作顺利通过市政府的检查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生在校生年辍学率0.03%,毕业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111.1%,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1.2%,毕业率100%。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1364人,职业高中招生382人。2005年,全县452名高(职)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就读,升学率52.1%。成人高考本科录取人数49人。 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在园(班)幼儿13378人。社会力量办幼儿园(班)223个校点。 2005年,全县投入基础建设资金545万元(不包括筠连中学),完善“普九”工程7项,完成危改工程12项,拆除D级危房8321平方米,投入使用校舍12530平方米。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爱国卫生运动、无偿献血活动深入开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完成竣工审计,县人民医院已完成室内装修,传染病防治和妇幼保健等工作逐步加强,儿童“四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7%。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圆满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工作,其性质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性质。制定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分期分批加强乡镇卫生院“三项”建设,以县医学会为基础,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卫生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每村配齐村防保医生1名。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4个(不含个体),病床位338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09人,其中医生186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开展了“玉壶之春”艺术节、庆祝建国56周年庆国庆“职工精神风采”职业服饰展示大赛、“大雪山”艺术节、高坪苗族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了全民健身运动和各类体育竞技活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省级文化先进县”进一步巩固。广播电视中心办公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广电光纤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广电宣传取得了明显绩效。 九、人民生活 2005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144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2%;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093元,增长18.52%。农民人均纯收入2947元,比上年增加317元,增长1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89元。 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6226万元,比年初增加15032万元,增长24.56%。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以保人数共计达到39894人。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994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200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32.6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5.54万元,农村五保供养金150.1万元。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和信息平台,城镇新增就业1792人,积极组织培训失业人员428人,帮扶449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登记失业人员383人。 城镇化进程加快。2005年末共有城镇人口6.17万人,城镇化率达19.3%,比去年增长6.93个百分点。 十、人口和计划生育 2005年末全县总户数103786户,总人口39.37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常住人口31.98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0.69万人,女性18.68万人;非农人口4.48万人,占总人口的11.38%,农业人口34.89万人,占88.62%,平均每户家庭3.79人/户。全年出生4288人,出生率为10.89‰,死亡2300人,死亡率5.84‰,全年净增人口1988人,自然增长率6.78‰,比上年增加2.52个千分点。2005年符合政策生育率91.52 %。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表示其中数。 二00六年三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