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高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6 宜宾市高县统计局

五、贸易

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市场消费亮点较多,城乡消费品市场活跃,经济贸易呈现兴旺景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55万元,增长15.8%。其中,县级零售额为32109万元,比去年增长19.4%;县以下的零售额为49546万元,比去年增长13.6%。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和集体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私营个体经济及股份制经济零售额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0.4%和18.3%。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大幅增长,零售额70459万元,增长15.9%。餐饮业零售额11196万元,增长14.9%。

出口贸易2005年进一步拓展,完成257万美元,同比增长37.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173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34公里;铁路通车里程23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9209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5304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5090万元,年末邮电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1394户,住宅电话用户29123户。市话用户6383户,农话用户22740户。移动电话用户增长迅速,达到40000户,增长48.1%。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35户,窄带接入用户57户。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7000人次,旅游收入总额1587万元。

七、金融、保险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继续上扬,达14019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8397万元,增长25.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5862万元,增加2739万元,增长20.9%。由于2005年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放力度,各项贷款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各项贷款余额71128万元,增加5367万元,增长8.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9170万元,增加4105万元,增长%;中长期贷款余额21495万元,增加1657万元,增长%。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9259万元,现金支出344342万元,货币净投放5083万元。

八、教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学年初,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200所,在校学生69277人,教职工3152人,其中专任教师2903人。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全县小学165所,招生6394人,在校小学生4336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辍学率3.25%(辍学人员包含外出就学的学龄儿童)。普通中学31所,招生8801人,在校学生24670人,其中初级中学在校生1880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864人。

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县中等职业教育(职高、中专、中师)学校3所,招生519人,在校学生118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公共卫生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建设继续巩固,加速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促进有线电视发展。2005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6%,转播电视节目32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6%。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5000户。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2005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2个,床位702张;卫生技术人员868人,其中,执业医师235人,执业助理医师117人,注册护士258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8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9人,注册护士8人;乡镇卫生院26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210人,注册护士92人。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体育事业支出经费3万元,国家三级的裁判48人,其中二级裁判12人。

十、人口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50.5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49万人,农业人口45.06万人;男性人口26.38万人,女性人口24.17万人,男女性比例109:100。当年出生人口0.51万人,死亡人口0.29万人,人口出生率10.09‰,人口死亡率5.74‰,人口自然增长率4.35‰,比上年高0.38个千分点。城镇化率达到19.3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货币工资12225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7元,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6249元,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于粮食、农副产品价格的回落,恩格尔系数(全年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到39.4%,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服务性支出1726元,比上年增加214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3.67平方米。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94元,比上年增收330元,增长11.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收139元,增长12.4%;家庭经营增收182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20元,比上年增长16.3%。

2005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713万元,同比增长30.3%。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7521万元,同比增长46.0%;定期储蓄存款余额73192万元,同比增长23.5%。

全县年末社会从业人员32.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9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16202人,比上年末增加830人,增长5.4%。其中,国有单位增加411人,集体单位减少199人。乡村从业人员18.9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9%……

”两个确保“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县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人员2399户,5033人,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334万元。全年为3210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94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全县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9450人,征缴养老保险费6034万元,增长98.1%。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1000人,征缴失业保险费165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545人,征缴医疗保险基金998万元。参加工伤保险职工4900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1104人。

注:1、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公报中2004年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按照经济普查数据作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