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6 宜宾市翠屏区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宜长路建成通车。年末全辖区村道以上公路总里程129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54公里,高速公路31公里,有91.95%的行政村通汽车。年末铁路通车里程100公里。全年交通运输除水运客运有所下降外,其他运输生产快速增长。

表五             公路和水运完成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万吨公里        42008        53.12

其中:公路        万吨公里        20608        12.67

水运        万吨公里        21400        134.03

旅客周转量        万人公里        119842        22.08

其中:公路        万人公里        119312        22.38

水运        万人公里        530        -21.48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6亿元,比上年增长0.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7亿元,增长21.86%;电信业务总量7.89亿元,下降0.3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8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19万户,增长18.5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4.32万户,增长16.27%;农村电话用户2.5万户,增长45.8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62万户,增长0.47%。年末全区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9.4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3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6.17%,比上年提高4.94个百分点。有98.15%的行政村通电话。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8.41万户,增加0.36万户,增长4.45%。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区旅游人数2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8%。全年境外入境人数7032人次,增长98.9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9%;旅游外汇收入150.6万美元,增长2.55倍。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达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59%。其中税收性收入2.41亿元,增长26.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基本建设支出0.88亿元,增长2.76倍;城市维护费类支出0.46亿元,增长4.02倍;农业支出0.26亿元,增长42%;教育支出0.9亿元,下降7.8%。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款增长加快,贷款增幅回落。年末全辖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09亿元,比年初增加28.34亿元,增长17.3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11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亿元,增长1.49%。其中,农业贷款5.65亿元,增加1.46亿元,增长34.77%。

保险市场竞争加大,保费收入萎缩。全辖区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2.93亿元,比上年下降17.93%,其中,财产险收入1.34亿元,人身险收入1.59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亿元,下降26.07%。其中,财产险赔付0.97亿元,人身险赔付0.33亿元。

证券市场低迷。年末全辖区在沪、深股市开户的共有6.76万户,比上年末下降2.03%。全年成交金额41.97亿元,比上年减少13.2亿元,下降23.93%。

八、教育和卫生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5年学年初,全辖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26所 (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4.1万人,比上年减少1.53万人,下降9.28%。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1.58万人,增长14.03%;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职高、普通中专、技工校)在校生1.87万人,下降10.08%;普通中学在校生4.26万人,下降8.45%;小学在校生6.37万人,下降15.0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各级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7988人,比上年增加248人,增长3.2%。全辖区有幼儿园84所,在园幼儿1.58万人,比上年增长0.73%。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辖区有卫生机构316个(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医院、卫生院65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床位4141张。卫生技术人员37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3人,注册护士1096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136人;妇幼保健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104人;乡镇卫生院20个,床位380张,卫生技术人员440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6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计划生育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区总人口7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3万人,增长0.68%。其中,城镇人口35.96万人,占总人口的45.93%;乡村人口42.34万人,占总人口的54.07%。总人口中男性人口40.16万人,女性人口38.14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5∶100。全年出生人口6692人,出生率8.58‰,下降0.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276人,死亡率5.48‰,下降0.2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1‰,下降0.67个千分点。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6212元,比上年增加1120元,增长7.4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5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9元,比上年增加552元,增长6.9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5.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018元,比上年增加701元,增长11.1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9.46%,下降1.1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增收较好。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48元,比上年增收328元,增长9.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9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5元,比上年增加333元,增长10.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3.5%,下降1.92个百分点。

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80亿元,达到86.3亿元,比年初增加14.24亿元,增长19.77%。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28.77亿元,增长20.16%;定期储蓄存款余额57.53亿元,增长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