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南充市高坪区统计局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坚持“一手抓产业培育促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的发展规划和把高坪建成产业聚集、城乡一体、财富充裕、区域秀美、形象开放、社会和谐的“绿色经济强区”的目标,坚持“工业富区、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填充”工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高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1.48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841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8.7%,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0.8%,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8:40.6:30.6调整为27.7:41.6:30.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尚需加强,解决“三农”的问题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3015万元,同比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60569万元,增长5.7%;畜牧业产值65142万元,增长7.0%;林业产值2195万元,增长9.2%;渔业产值4498万元,增长4.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198公顷,比上年增加737公顷,增长1.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380公顷,比上年增长2.0%;蔬菜播种面积18334公顷,比上年增长0.3%;油料播种面积6000公顷,比上年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87280吨,比上年增加12273吨,增产7.0%。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3530吨,比上年增加4958吨,增产12.9%;大春粮食产量143750吨,比上年增加7315吨,增产5.4%。油料总产15730吨,比上年增加989吨,增产6.7%;蔬菜产量为458650吨,比上年增加13047吨,增产2.9%。

畜牧业发展良好。肉类总产量达到54829吨,比上年增加4107吨,增长8.1%,其中,猪肉35286吨,比上年增加2126吨,增长6.4%;山羊3663吨,比上年增加353吨,增长10.7%;家禽14703吨,比上年增加1426吨,增长10.7%。全年生猪出栏461300头,比上年增加26700头,增长6.1%;山羊出栏241900只,比上年增加22700只,增长10.4%;家禽出栏12047100只,比上年增加1108400只,增长10.1%。

渔业生产稳中有升。水产品养殖规模扩大,全年养殖面积达到1091公顷,增长1.3%;水产品产量7600吨,增长3.3%。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6%;农用排灌机械动力2.47万千瓦,下降5%;农用拖拉机65台;农用汽车36辆,农用运输车713辆,增长4.1%;农村用电量11805千瓦时,增长1.3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40公顷,增长1.3%。水资源量达到4322万立方米,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区规模以上区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4430万元,增长62.3%;实现利税11362万元,增长71.6%;实现利润3133万元,增长62.9%;产品销售收入达152592万元,增长61.8%;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入库税金在2004年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基础上净增一千余万元,达到2138万元,同比增长90.3%。

建筑业企业稳步发展。全区建筑业实现利税2900万元,增长1.4%;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130万元,增长0.4%;上缴税金1823万元,增长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811万元,比上年下降21.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5381万元,下降27.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8.4%,比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11243万元,下降0.9%;城镇私人投资7305万元,增长34.9%;农户投资11000万元,增长18.9%;房地产开发投资8776万元,下降8.0%。商品房销售面积15.35万平方米,增长12.0%;其中,住宅14.3万平方米,增长15.1%。商品房空置面积3.85万平方米,增长90.1%。商品房销售额13225万元,增长20%。全区房屋施工面积30.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住宅26.24万平方米,增长15.7%。房屋竣工面积17.1万平方米,增长43.4%;其中,住宅14.79万平方米,增长45.7%。

五、商业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25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738万元,增长12.7%;县以下市场实现零售额91854万元,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7836万元,增长14.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551万元,增长21.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6917万元,下降1.2%;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24955万元,增长16.8%;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76984万元,增长18.3%;股份制经济及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33736万元,增长13.6%。

全年出口总额(包括转口贸易)5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当年合同外资金额达10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5%;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区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2777万人公里,增长57.2%;公路货运周转量32194万吨/公里,增长7.0%。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89万元,比上年增长5.6%;电信业务总量4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1.1%。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4983户,年末达到84797户。年末住宅电话为36471户,其中城市住宅电话用户10661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25810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1313户,年末达到39407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新增1617户,年末达到4390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3%;旅游总收入14144万元,比上年增长35.0%。

八、财政、金融

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收入)3894万元,比上年下降24.8%。实现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536万元,比上年下降23.9%。其中,各项税收1953万元,比上年下降38.1%。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34977万元,增长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