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威远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6 内江市威远县统计局

2009-3-3

威远县统计局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工业威远、打造丘区示范、迈向全省十强”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克服了“5.12”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一、综    合

200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30654万元,比上年增长14.9%,首次突破百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791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99465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39398万元,增长12.4%。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6:65:1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8%、76.3%和11.9%。人均GDP达17553元,增长14.9%。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636538万元,增长20.7%。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7%。

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575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6%。转移农村劳动力17.3万人。

全年财政总收入124295万元,增长28.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787万元,增长25.7%。国税、地税收入合计114108万元,增长27.1%。

二、农    业

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结构不断优化,粮油喜获丰收。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4250公顷,比上年增加233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8340公顷,增加1545公顷,增长22.7%;蔬菜种植面积12438公顷,增加368公顷,增长3.1%。全县进一步扩大了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1200公顷,增加1533公顷,增长15.9%;优质玉米种植面积6040公顷,增加240公顷,增长4.1%;优质油菜种植面积5601公顷,增加1561公顷,增长38.6%。

全年粮食总产量310854吨,增产5.7%;油料总产量15360吨,增产33.5%;茶叶产量1017吨,增长3.7%;水果产量31231吨,增长17.7%;蔬菜产量357000吨,增长12.4%。(见表1)

表1  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10854    5.7

#:水稻    110445    17.5

小麦    67634    4.3

玉米    68204    3.8

红苕    45295    -10.9

油料    15360    33.5

#:花生    3570    8.9

油菜籽    11790    43.2

茶叶(吨)    1017    3.7

水果(吨)    31231    17.7

蔬菜(吨)    357000    12.4

全年出栏肉猪73.66万头,增长6.4%。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优化。全年肉类总产量72926吨,增长7.1%。其中,猪肉产量54197吨,增长6.0%,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75.1%下降到74.3%;禽肉产量8855吨,增长10.2%,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11.8%上升为12.1%。禽蛋产量9251吨,增长10.9%。全年水产品养殖规模扩大,养殖品种增多。水产养殖面积1946公顷,水产品产量17080吨,增长10.1%。(见表2)

表2   2008年主要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

肉猪    万头    73.66    6.4

肉牛    头    6652    6.2

山羊    万只    26.75    7.0

兔    万只    279.3    13.9

家禽    万只    611.8    10.5

全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13.6亿元,增长43.2%。10个市级重点示范新村建设顺利推进,完成5个新村扶贫建设,8790人实现脱贫。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970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80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1万吨,增长5.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1.98亿千瓦小时,增长5.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73075万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3%,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100户,全年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2273439万元,增长34.7%。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765820万元,增长23.5%。基本形成“以冶金、建材为骨架,化工、食品为两翼,机械加工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01.4亿元,增长29.8%,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8.6%。全年工业企业入库税金88361万元,增长24.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3926万元,增长48.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9.4%,比上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406552万元,增长48.4%,新产品产值率为18.8%;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6.2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1.73%。主要工业产品中,建材产品如水泥、耐火材料、平板玻璃等增长明显,原煤、鲜冷藏冻肉稳步增长,焦炭、釉面砖、成品钢材略有增长,钢、墙地砖、玻璃原料球产量有所下滑。(见表3)

表3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28.1     14.5

焦炭    万吨    136.1     0.8

墙地砖    万平方米    2376.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