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广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有小学69所(其中村校48所),在校学生34838人,下降7.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普通中学30所,在校学生30163人,下降2.4%,其中初级中学在校生增长0.8%,初中阶段入学率100%,巩固率为96.9%,年末有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11889人,下降4.4%。 中等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有普通高中在校生8948人,下降9.0%,全年普通高中升入大专院校的有1889人。全年职业高中在校生2903人,增长39.9%,职高升入各类高职院校的有10人。 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年内新增345人进入各类成人高校学习深造,有26人获得自学考试大专及以上毕业文凭;职工和农民技术培训教育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组织60次较大型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到年末有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12万册(件)。文物藏品3336件,其中三星堆博物馆有文物藏品1056件。全市共有乡镇文化站19个。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有33个卫生机构,有病床1615张,卫生系统人员总数2252人,其中有卫生技术人员1828人。农村有246个村级医疗点,有从业人员420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市运动员参加德阳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团体优胜名次9次,获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1枚。全市中小学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施行面继续保持100%。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人口和社会保障 全市人口低速增加。据公安年报统计,全年出生人口3901人,死亡人口378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年末总户数198468户,总人口59367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546人;农业人口455127人;男性人口296991人,女性人口296682人,性别比为100.1:100。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城镇在岗职工人数有所增加。到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21709人,比上年末增加1.4%。 仍有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到年末在全市30.1万个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达到51.6%,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从事二、三产业的分别占26.7%和21.7%,分别比上年上升1.6和下降0.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任重道远。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城镇社会保险统筹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907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3996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0.4% 和21.0%。城乡共有14038人享受低保(其中农村5563人),发放保障金1094.36万元(其中农村178.76万元)。农村敬老院供养665人。 十二、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2007年,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175元,增长12.7%,其中:国有单位25282元,增长17.6%,集体单位31461元,增长23.9%,其他经济类型单位12483元,增长0.7%。另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7元,比上年增长11.7%,人均消费支出8626元,增长25.4%,其中: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增长22.6%和1.3倍;衣着支出减少2.0%,恩格尔系数45.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31元,比上年增收690元,增长15.5%,其中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40.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9元,增长9.6%,恩格尔系数46.9%,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长。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15918万元,比上年增长7.7%,增幅比上年回落了5.2个百分点。人均储蓄12059元,增加778元。 2007年广汉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经济规模还不大,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大;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就业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广汉统计年鉴—2008》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