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叙永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叙永县统计局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实施各项调控措施,保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全县工农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投资和消费持续增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如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等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2.55亿元,增长11.9%,是9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4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18.7%,其中工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23.5%,建筑业增加值9406万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8.19亿元,增长12.3%。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分别拉动GDP增长3.2、3.9和4.8个百分点,工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2.6%。 民营经济活力显现。全年全县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0.39亿元,增长16.9%,占GDP的46.1%,比重较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15亿元,增长8.1%。民营经济增速比公有制经济增速快8.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3.6%。 市场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3%,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5%,上涨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2%,上涨6.2%。 二、农 业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业生产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坚定不移地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是2005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3.82亿元,增长7.6%,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协调发展,分别完成产值67375万元、6986万元、61210万元、1386万元和1196万元,增长5.3%、0.1%、10.8%、11.1%和11.7%。 种植业全面丰收。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优质率提高,产量增加。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加趋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7.84万吨,增长2.4%,油料、蔬菜、水果、烤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见表1) 表1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2005年产量比上年±% 粮食2784302.4 油料22819.5 甘蔗182627.9 烤烟1040735.8 水果70652.3 茶叶3983.1 蔬菜1434070.7 畜牧业生产增长加快。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家禽等非猪产业,肉用牛、家禽生产发展迅猛,产量增长加快,各种禽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见表2) 表2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和畜禽存栏数 产品名称2005年比上年±% 生猪存栏数(万头)62.123.5 年末牛存栏数(万头)14.91.8 生猪出栏数(万头)59.010.4 牛出栏数(万头)3.610.6 家禽出栏数(万只)224.410.6 肉类产量(万吨)5.410.4 禽蛋产量(吨)141312.4 渔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扶持稻田养鱼,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850吨,增长12.8%。 林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民植树造林意识增强,全年完成退耕还林3.65万亩、森林管护185万亩、封山育林5.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2%,提高3.7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增强了防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烟水工程,完成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水利工程120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5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8万亩、新增旱地灌溉面积4.3万亩。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建设收到实效,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机化作业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9万千瓦,农用运输车710辆,机播面积2007公顷。 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继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3.87亿元,增长11.8%,实现入库税金7266万元,利润14602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23.5%,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42.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增长10.0%。全社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六升四降”趋势。(见表3) 表3 全社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2005年比上年±% 原煤(万吨)1855.7 发电量(万度)1840025.4 硫铁矿(折含S35%)(万吨)56.1-39.7 水泥(万吨)22.76.8 洗精煤(万吨)15.677.3 机制纸及纸板(吨)6830-20.8 合成氨(吨)4201035.0 电石(吨)6220-29.2 鲜冻畜肉(吨)645740.9 复烤烟叶(吨)14623-1.3 工业对财税的贡献不断增大。全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7353万元,增长62.0%,分别占财政、税收收入的49.7%和41.4%,这主要得益于采矿业的发展加快,实现税收5095万元,增长93.7%,增幅居各行业第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金3755万元,增长68.6%,规模以下工业入库税金3598万元,增长55.6%。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2.15,提高37.13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实现销售收入6.21亿元,增长63.8%。实现利润总额2673万元,增加1663万元,增长102.5%。工业产销率为99.23%。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建筑企业8个其中有工作量的6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98万元,增长6.7%,实现增加值1176万元,完成房屋施工面积7.34万平方米,下降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亿元,增长20.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154万元,增长51.6;房地产开发投资3952万元,增长1.3倍;农村项目投资1.19亿元,增长63.7%;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46亿元,增长8.6%;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247万元,增长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