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屯昌县统计局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夯实经济基础,激活市场消费,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据初步核实,全县生产总值17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创十五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54万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19516万元,比上年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61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

从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0%、21.1%、37.9%。

从经济结构变化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52.5%,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1.0%上升到今年的11.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6.5%下降到今年的36.0%。

二、农业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热带高效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全年完成增加值为89354万元,比上年增长9.6%,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

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并显现良好效应。今年粮食产量81125吨,比上年增长0.5%;糖蔗产量89102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产量4786吨,比上年增长3.0%;瓜菜产量126532吨,比上年增长6.7%;水果产量24289吨,比上年增长3.7%;热带作物面积(收获)8363公顷,比上年增长7.9%。瓜菜、油料、橡胶的平均价格好于上年,种植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畜牧业呈现较好发展态势。猪出栏量218844头,比上年增长10.0%;牛出栏量20908头,比上年下降1.0%;羊出栏量24945头,比上年增长5.0%;家禽出栏量3389012只,比上年增长9.0%。猪存栏量162573头,基本与上年持平;牛存栏量62667头,比上年下降3.0%;羊存栏量21238头,基本与上年持平。总肉量30407吨,比上年增长10.04%。其中猪牛羊肉23828吨,比上年增长10.1%;禽肉5761吨,比上年增长8.97%。

渔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9950吨,比上年增长11.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780万元,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21万元,增长52.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7059万元,增长4.0%。在主要工业产品中,糖4687吨,增长29.36%;淀粉6500吨,增长16.0%;发电量143.41万千瓦小时,增长2.4%;供电量9024.18万千瓦小时,增长24.71%;水泥145750吨,增长30.6%。

建筑业大幅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736万元,增长3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创建省来新高。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36万元,增长47.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776万元,增长52.0%;农村私人固定资产投资3910万元,增长15.0%。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平稳增长。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7181万元,增长6.1%。货物周转量为10418.41万吨公里,增长7.6%;旅客周转量53435.59万人次,增长7.8%;邮电业务量8146万元,增长7.7%。

六、市场消费与物价

市场消费较快增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04万元,增长16.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2667万元,增长17.9%;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7万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6052万元,增长15.7%;住宿和餐饮业16612万元,增长17.1%;其他行业零售总额3440万元,增长14.0%。

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过快,物价总水平突破警戒线。2007年,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过快,物价总水平自进入7月份以来连续6个月维持较高水平,至12月止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0%,突破警戒线2个百分点,为经济过热敲响了警钟。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下跌2.8%,家庭设备及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3.0%,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类价格下跌0.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跌1.1%,居住类价格上涨5.4%。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1%,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7%。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经济稍有起色,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进出口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额58.9万美元,同比增加5.9万美元,增长11.1%。其中进出口总值为28.9万美元,同比增加3.9万元美元,增长15.6%;实际利用外资额30万元美元,同比增加2万元美元,增长7.1%。全年全县共接待旅游过夜人数5.16万人次,增长7.5%;旅游收入308.9万元,增长7.5%。

八、财政与金融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8016万元,增长75.7%;地方财政支出37178万元,增长46.3%。

金融业稳定发展。全县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期末余额158600万元,增加16465万元,增长10.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27530万元,增加13167万元,增长11.1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期末余额50799万元,增加54万元,增长0.11%。

九、教育、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小学达到99.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中学达到97.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小学在校学生22602人,比上年下降4.9%;初中在校学生11790人,比上年下降4.7%;高中在校学生2893人,比上年增长3.9%;职中在校学生1413人,比上年增长1.5倍。

卫生事业巩固发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167个,增加51个,病床位493张,增加4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10人,其中初级职称601人,中级职称94人,高级职称15人。农民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为155410人,参合率达91.83%。

十、人口、劳动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有所上升,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全年人口出生率由上年的13.69‰上升到13.93‰,人口死亡率由上年的5.66‰下降到5.64‰,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上年的8.03‰上升到8.28‰。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271375人,比上年末减少2.8%。

劳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2155人,比上年减少2.6%,其中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1298人,比上年减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