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5 临高县统计局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和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保持了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一、国民经济乘势而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175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547万元,增长14.8%(其中渔业增加值153224万元,增长13.5%);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6万元,增长8.0%(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5203万元,增长9.8%。

第一产业仍是牵引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200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90.9%,居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首位,在13.7%的经济增长率中,拉动了12.4个百分点,其中渔业拉动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6%,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二、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立足本地资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冬季瓜菜、良种糖蔗、优质稻、杂交水稻制种以及龙眼、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增加了农民收入。2003年,全县农业增加值215547万元,比上年增长14.8%,农业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较好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一)渔业生产又上新台阶。2003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337067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37067吨,增长15.2%;海养产量9879吨,增长13.1%;渔业产值(不变价)10878万元,现行价产值236767万元,分别增长14.7%、15.1%。渔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58.5%,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4%。全年新造渔船62艘。

(二)粮食、水稻生产不断优化。大力发展优质稻、杂交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得到大幅提高。2003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07371亩,全年水稻种植面积269626亩,产量93855吨。

(三)糖蔗生产发展势头迅猛。为在近年内实现年工业产量100万吨的目标,全县组织近千名干部职工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种糖蔗,出台优惠政策,为蔗农提供机耕、种苗、肥料、资金等优质服务,是历年来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2003年,糖蔗种植面积156975亩,比上年增长46.9%,产量734243吨,同比年增长52.6%,其中新种万亩。

(四)瓜菜生产增长幅度大。2003年,我县稳步发展瓜菜生产,增加瓜菜品种,推广科学管理,加上气候适应,风调雨顺,价格看好,全县瓜菜实现产销两旺。全县瓜菜种植面积131667亩,比上年增加5212亩,产量达159746吨,增加21519吨,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冬季瓜菜种植面积34226亩,增加490亩。瓜菜产值(不变价)4747万元,增长10.1%。

(五)热作水果生产获得好收成。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4543亩,比上年增加了5568亩,总产量27507吨,增加4940吨,比上年增长21.9%。其中香蕉的种植面积达16750亩,比上年增加2233亩,产量增长20.8%。去年产品销售价格增幅大,从去年的0.4元/公斤到今年的1.6元/公斤,增长4倍,使水果产值不变价增长23.9%,现行价增长57.9%。

(六)畜牧生产稳健发展。去年我县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抓好临高乳猪、东江玉兔、南宝鸭等品牌生产,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2003年全县年末生猪存栏量394065头,比上年增长9.3%;生猪出栏量170447头,增长13.5%,乳猪出栏量668058头,增长9.8%;牛存栏量100030头,增长3.8%;家禽出栏量357万只,比上年增长4.4%,其中鸡出栏191万只,增长12.3%。全年肉类总产量27251吨,增长11.7%。禽蛋产量621吨,增长42.1%。这不仅保证我县市场的有效供给,而且已有相当部分畜禽产品向外销售。

(七)热带作物、林业生产发展喜人。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达79507亩,比上年增长14.9%。在主要热带作物中,橡胶干胶产量达2571吨,比上年增长26.3%,胡椒产量112吨,增长53.4%。全县新造林面积4908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5863亩;全县林业产值3734万元(不变价),同比增长42.7%。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不断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做好工业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做大了我县工业总量。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当年价)3329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49万元,增长5.3%。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49万元中,宏益达、闽琼两家公司生产钢材工业总产值2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1%,临高化工实业公司工业总产值1505万元,比上年增长74.2%。这是造成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主要产品产量中,钢材产量24572吨,比上年增长74.6%;原盐产量6388吨,同比增长39.6%;供电量6294万度,增加1024万度,增长19.4%。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7%。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61万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926万元,比上年增加176万元,增长1.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6627万元,增长17.6倍;完成城乡私人投资12976万元,增长29.2%。其中新建较大的项目是:农村电网建设工程3080万元;全县融资5852万元进行造大船和渔具渔法改革;水利工程投资1222万元,造林投资982万元;海南宏益达钢材公司车间扩建1600万元;龙力、龙津、宏益达等工业企业投入技改资金1.22亿元。其他投资8966万元,比上年减少10153万元,减少53.1%,主要是新造渔船投资有所减少。

五、招商引资工作稳步进展

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县共引进项目68个,比上年增加5个,增长7.9%。项目协议投资总额88882万元,同比增长95.5%;实际利用资金19355万元,比上年增长3.3%。

六、地方财政收入继续呈现稳步增长势头

2003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746万元,同比增收1795万元,增长22.6%。按部门收入来看,地税部门收入2386万元,增长4.2%;国税部门收入424万元,增长19.8%;农税部门收入2715万元,增长43.2%;财政部门收入1580万元,减少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09万元,同比增收1306万元,增长20.1%。在主要税种中,增值税424万元,增长19.8%;土地增值税520万元,增长92.6%;农业四税2715万元,增长43.2%。地方财政支出25828万元,同比增加4775万元,增长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