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春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5 阳江市阳春市统计局

各项信贷业务平稳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4亿元,增长1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2亿元,增长19.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7亿元,增长9.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9.7亿元,增长27.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6.6亿元,增长24.2%;中长期贷款余额12.9亿元,增长33.2%。

十、科技与教育

科技综合实力有所增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总数达1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25家。科学研究所5间,共有职工87人。

“普九”教育平稳发展。全市小学招生人数11585人,同比下降0.1%,小学在校学生86991人,下降8.4%;普通初中招生人数17963万人,下降1.7%,普通初中在校学生50770人,下降5.3%。全市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小学升学率99.9%,普通初中生升学率69.6%。

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922人,同比增长5.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1919人,增长12.0%;普通高中生毛入学率50.9%。

高等教育有所发展。电视大学、党校教育、自学考试方兴未艾。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0%,电视人口覆盖率96.0%,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7.0%。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

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卫生系统有卫生医疗机构30个,床位14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93人,其中医师684人,注册护士496人,全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农村卫生清洁水普及率97.7%,自来水普及率53.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77万人。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一年来。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获市级比赛奖牌225枚,其中金牌95.5枚、银牌79枚、铜牌50.5枚。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3个,人员67人。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9.4平方公里。

市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级等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2.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0%。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8815公顷。年内建成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12.5‰,死亡率5.3‰?熏自然增长率7.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9.3万人,同比增加1.4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同比增长6.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5.7万人,同比增长0.4%;社会养老保险8.7万人,增长19.2%;工伤保险4.0万人,增长2.6%;基本医疗保险4.6万人,增长2.2%。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8亿元,同比增长28.6%。年末全市基金余额2.6亿元,同比增长23.8%。

社会福利事业基本稳定。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间,床位150张。敬老院19间,在院人数541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从2005年年报开始统一使用省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所以一些数据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