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怀集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5 肇庆市怀集县统计局

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方面取得理想效果,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0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认真贯彻国家稳定的货币政策,改进金融服务,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各项信贷业务的健康稳定,在储蓄存款利率持续较低的情况下,年末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仍达1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5亿元,增长8.47%。年末金融系统贷款余额7.46亿元,比上年下降3.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99亿元,增长1.3%;中长期贷款余额0.39亿元,下降39.1%。

保险业继续稳定发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怀集支公司全年保费收入123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财产险赔付金额586.1万元,比上年下降11.6%。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怀集支公司各类保费收入2087万元,比上年增长1.89%。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学技术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继续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以“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开发和推广新产品计划”为科技工作重点。《无公害竹笋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白色异龙脑》、《JL472Q发动机进排汽门》等一批科技项目分别被列入省级“星火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和“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JL472Q发动机进排汽门》和《麝香草酚浊度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立了县信息中心,开通了怀集县政府信息网站,有效推进了政府工作信息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普通学校在校学生169136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05%。其中:小学生101413人,增长0.11%、中学生52622人,增长2.99%。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5%,比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1年全县高考上省线人数382人,比上年多100人,增长35.5%,整体教学质量已居全市中上水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已经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的高山台中功率覆盖为主、乡镇级小功率为辅,无线与有线、微波与卫星地面站等多种技术传播相结合的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城乡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规范,健康有序,送戏送书下乡也取得较好效果,在进一步完善县城“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两院(影剧院、电影院)建设的同时,加强镇(乡)文化中心建设,实现了镇镇有文化中心。

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不含诊所)31个,医疗床位78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22人,比上年减少0.55%,其中医生526人,比上年增长4.57%,农村卫生保健初保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得到进一步巩固,

体育工作又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第九届体育运动会上,我县有8名运动员代表广东省参加比赛并夺得4枚金牌,金牌和总分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在全市少年赛上,我县共夺得金牌42枚。县老年人门球队代表广东省参加了全国性的门球比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当年更荣获“广东省体育贡献奖”;县业余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在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后得到进一步加强,控制人口增长达到预期目标。据统计,全年出生人口12683人,人口出生率为13.9‰,死亡率为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比上年下降1.4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913431人,其中男性人口468516人,女性人口448915人。

居民收入有实质性增长,全年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2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和3.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91%和3.73%。

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2493.7万元,比上年减少1.0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8740元,比上年增加306元,增长3.6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2%。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城乡居民总竣工住宅面积75.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城镇居民竣工住宅面积1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农村居民竣工住宅面积63.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09%,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保险扩面征缴取得突破性进展。2001年全县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单位821个,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0117人,社会保险参保率100%,需发放的保险给付100%给付。

注:本公报的国内生产总值、各业增加值、总产值按现行价计,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