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廉江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和廉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省委、湛江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健康的发展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九五”计划各项任务基本完成。 一、综合 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8.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8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94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9.9:22.2:37.9。 市场物价继续下降。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指数99.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上升0.2%,食品类下降2.7%。 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国企改革脱困工作扎实推进。国有企业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实行改组改造,使全市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总额比上年下降60.2%。国有企业通过改革脱困后,企业生产回升,销售顺畅,企业逐步走出困境。 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农民收入减少,企业经营困难,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和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整顿。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市农业结构不够合理,适应市场能力差的状况,对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廉江市调整农业结构实施方案》,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区域经济和农业龙头企业。克服干旱、水灾、寒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2.3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减少1.5%,林业增长2.8%,畜牧业增长6.1%,副业增长8.1%,渔业增长4.8%。 粮食产量稳定,主要经济作物增产。全年粮食产量44.18万吨,比上年减少1.2%;主要经济作物中,除糖蔗大幅度减产外,其余作物均增产。花生产量3.24万吨,增长11.4%;水果产量15.82万吨,增长7.8%;蔬菜47.38万吨,增长3.0%;糖蔗产量18.91万吨,减少22.2%。 畜牧业、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肉类总产量8.73万吨,比上年增长6.5%。水产品产量9.65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7.2万吨,增长2.2%。淡水产品产量2.45万吨,增长4.8%。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乡镇企业局资料,全市乡镇企业2.42万个,从业人员10.4万人,乡镇企业总收入106.96亿元,增长7.2%;乡镇企业总产值101.96亿万元,增长7.1%。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8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产值13.56亿元,增长3.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5.28亿元,减少27.3%;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36亿元,减少8.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产值1.69元,增长3.3%;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其他企业完成产值4.93元,增长69.3%。企业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8%,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市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三级营运经营机制,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4家,亏损企业25家,亏损面26.6%,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60.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53.4%,比上年上升30.5个百分点;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产品销售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市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产值4.33亿,比上年减少9.1%。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03万平方米,增长7.9%;房屋竣工面积44.66平方米,增长3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减少。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和农村私人投资的减少,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有所减少。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比上年减少2.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1亿元,减少14.2%;更新改造投资110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545万元。城镇集体投资265万元,减少35.4%;,城镇私人投资2.78亿元,增长86.3%;农村集体投资1513万元,减少68.5%;农村私人投资2.82亿元,减少19.7%。 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鹤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青水灌溉闸、长青水库灌溉加固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设全部达到计划要求;安铺大桥剪彩通车,洞滨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殡仪馆建成使用;开通了城北环市大道、石城大道,改造扩建了廉城至良垌路出口;省道遂六线塘蓬段扩建工程开工;建成了廉城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娱乐场所。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初步预计,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增加值6.8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社会货运量2558万吨,增长1.8%,货运周转量17.12亿吨公里,增长2.5%。客运量3824万人,增长4%;客运周转量17.95亿人公里,增长5%。港口吞吐量30万吨,增长3.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年末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4.07万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5.29万门;年末市话用户3.67万户,农话用户4.51万户;移动电话户数达2.34万户,比上年增加7006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4部。 六、国内贸易 市场流通活跃,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其中,市消费品零售额9.64亿元,增长5.1%;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66亿元,增长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分别增长6.2%、14.8%和20.5%,农业生产资料下降42%。全市集市贸易成交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由于外贸出口形势的好转,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5090万美元,增长4.8%,批准利用外资合同12宗,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666万美元,增长2.3%。形成了陶瓷、床单、水产品、皮革制品、高岭土、家具、工艺品等一批出口产品和外向型企业。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保持了平稳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5亿元,增长1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89亿元,减少3.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款27.7亿元,减少9.3%。其中,短期贷款25.6亿元,减少6.2%;中长期贷款1.5亿元,减少39.9%。全年现金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量1.9亿元,比上年少投放2.7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