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鹤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我市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1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8.91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13.5%。全社会用电量为17.53亿千瓦时,增长16.11%,其中城镇居民用电7406万千瓦时,增长12.78%,农村居民用电6634万千瓦时,增长14.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8%。 民营经济不断壮大。2007年末全市私营企业1975户,注册资金25.77亿元,分别增长16.7%和38.4%;个体工商户15017户,注册资金3.26亿元,分别增长5.98%和0.9%。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94亿元,增长20.1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够优化,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食品、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平衡。 二、 农 业 农业产值平稳增长。全年农业增加值9.6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农业总产值2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经济总收入19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种植业产值7.7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31%。全年粮食总产量9.5万吨,增长0.18%,其中水稻8.51万吨,增长0.56%,亩产365公斤。蔬菜种植面积193370亩,下降8.7%,蔬菜产量25.47万吨,下降6.49%。水果产量7826吨,下降2.33%。 畜牧业和渔业产值保持增长。全年畜牧业总产值9.24亿元,增长12.05%。全年渔业产值2.85亿元,增长6.11%。全市水产品产量32509吨,比上年增长3.66%。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53207千瓦时,增长2.0%。农、林、牧、渔业用电3705万千瓦时,增长16.47%。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有效灌溉面积15.1万亩,机电排灌面积6.68万亩。 三、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5.98亿元,增长22.0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2.45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轻工业产值159.46亿元,增长19.31%;重工业产值72.98亿元,增长33.0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128.49亿元,增长29.66%,民营工业产值94.0亿元,增长20.13%;工业销售产值221.19亿元,增长25.5%,工业产销率为95.45%,下降0.85%。我市规模以上行业中,纺织业完成产值21.41亿元,增长1.62%;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4.51元,增长29.13%;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46.87亿元,增长48.39%;印刷业完成产值18.37亿元,增长27.13%;皮具及其制品完成产值19.29亿元,下降1.4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7.7亿元,增长37.16%;由于近年我市投资电子信息类的投资增多,我市今年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5.86亿元 ,增长1.25倍。镇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4.48亿元,增长28.9%,增幅超过40%的镇有双合、共和、龙口三个镇。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家,净增加14家,其中镇级规模以上291家, 净增加 14家。工业用电量达到14.18亿千瓦时,增长16.5%。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1个,建筑业产值8.72亿元,增长13.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1万平方米,增长5.2%;房屋竣工面积81万平方米,下降19.69%。 四、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2亿元,增长20.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87亿元,下降12.49%,更新改造投资16.85亿元,其他投资21.74亿元,增长19.07%,房地产投资8.75亿元,增长1.05倍。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44亿元,增长6倍,第二产业投资31.84亿元,增长18.44%,第三产业投资18.94亿元,增长21.27%。从工业投资分析,九大行业投资为15.3亿元,增长23.2%,其中 :电子信息投资1.5亿元,增长38.9%;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投资3.4亿元,增长11.84%;纺织服装投资3.2亿元,增长20.3%;建筑材料投资1.42亿元,持平;汽车投资1.46亿元,增长1.43倍;食品饮料投资0.32亿元,下降51.15%。 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75亿元,增长1.05倍。商品房施工面积90.05万平方米, 增长28.77%,商品房竣工面积22.52万平方米, 下降42.54%,商品房销售面积25.89万平方米,增长29.9%, 商品房销售额123921万元, 增长98.59%,商品房空置面积3.45万平方米, 下降63.99%。 五、 交 通 运 输、邮 电 交通通信设施进一步加强。改建、扩建地方公路87.04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9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35.9公里,高速公路48.8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07公里。投入交通设施的建设资金超过1.82亿元。滨江大道、双和公路建成通车。基本完成国道325线鹤山段大修工程。 邮电业务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739万元,增长15.1%,邮政业务收入3644.35万元,增长19.1%,邮路长度3135公里,增加292公里。全市电话用户57.3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6.31万户(含小灵通),移动电话41万户。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2.61万户。 六、 商 业 和 物 价 消费市场持续畅旺。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7.41亿元,增长15.0%。其中:贸易批发业零售额12.66亿元,增长15.2%,贸易零售业34.75亿元,增长14.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上升12.4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4%。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市民消费观念的更新,为住宿餐饮业带来大量客流,促进住宿餐饮市场持续旺市,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51亿元,增长20.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13.0%,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2%,衣着类下降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持平,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7%,交通和通信类上升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8.2%,居住类上升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