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泸溪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332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75万吨,增长11.5%;货物运输周转量20718万吨公里,增长16.1%;旅客运输量404万人,下降3.8%;旅客运输周转量10570万人公里,增长18.1%。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05万元,增长3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0万元,增长2.7%;电信业务总量1685万元,增长35.8%。固定电话用户14546户,下降14.85%,其中城镇固定电话5351户,增长23.3%;小灵通用户4626户,增长55.3%;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增长55%;互联网宽带用户2537户,增长64%,其中家庭及经营用户2215户,增长71.3%。 七、金融与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措施,优化贷款结构,保证了信贷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57235万元,比年初增长3.9%,其中短期贷款42289万元,增长3.4%;中长期贷款14459万元,增长4.1%。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118万元,比年初增长15.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909万元,增长7.4%,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361万元,增长6%;财产险保费收入548万元,增长11%。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3万元,增长10.9%,其中人身险赔款和给付支出892万元,增长12%;财产险赔款和给付支出381元,增长1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4年,泸溪县年末国有企、事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32人,其中企业专业技术人员600人;高级127人,中级1771人,初级2535人。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1项,投入资金56万元;全年举办科技三下乡活动53次,举办各类培训56期,直接和间接受训人员1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万份。州级科技示范村10个,各类科技示范户400户,其中省级9户、州级74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泸溪县有各类小学校数203所,其中:中心完小11所;教学点22个;普通中学校19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全县教职员工达2842人,其中专任教师2615人。当年普通高中招生1702人;普通初中招生5728人;职业中学招生559人。高中在校学生数4369人,巩固率92.7%;初中在校学生数16358人,入学率97.3%,巩固率95.2%;小学在校学生3247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巩固率99.7%。高考参考人数1245人,录取950人。其中重点77人,一般本科268人。全年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4.78万平方米。贫困生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年内共发放中小学贫困生救助金489.24万元,救助1.69万人次。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9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电影院3个。迎春活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活动、文化下乡活动、老年文化等活动丰富多彩,春节期间举办大型迎春晚会;5月下旬在白沙影剧院举办第二届“激情五月—团旗飘飘跟党走”青年文艺晚会;邀请著名歌唱家张也来泸参加“首届中国泸椪柑节”大型演唱会及“沅水神韵”MTV拍摄,在省内外反响较大,文艺为农业产业服务取得明显成效。认真组织“文化三下乡”和“先进文化进百村入万户”活动,全年送戏下乡(厂)1800场次,送书藉资料到乡村5000册(份),送电影进村1800场次,取得好效果。全年全县共创作并在州以上刊报发表(或参展获奖)各类文学艺术作品100余篇(件),有10人的作品专集参加省文联开展的“百名作家、艺术家文艺作品书架展示”活动,出版文学专著9部,内部刊物《泸溪作家》发行5期,《泸溪诗联》、《沅水文学》各出版发行一期。全县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共检查经营户90家,收缴非法出版书刊1170册,收缴淫秽、非法音像制品1506本;突击检查网吧经营场所11次,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21家,维护了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广播、电视台2座,开办了6个专题栏目,全年共播出广播电视稿件1325件,专题《记者视野》44期,《教育之窗》44期,上湘西台稿件156件,省台上稿26件。继续抓好“村村通”项目扫尾工程,完成网络改造入户960户,狠抓县域网增户工作,开发新用户705户,完成主、支干线改造12000多米。稳妥推进县乡联网,利用省干线将白沙机房的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至洗溪、潭溪两站,传输有线电视节目42套。年末拥有入网用户1.3万户。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数21个,实有床位524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29人,其中,医师273人,护士116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0次,投入资金45万元,参赛运动员和观看人数达6.8万人。在县城白沙成功举办了两年一届的大众体育会,38个代表团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了七个大项的角逐,把群众体育运动推向高潮。通过皮划艇、赛艇、举重等项目训练选拔苗子,为省、州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6人。 十、资源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全部完成30多家规模企业的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并实现了网上建档与相关上级部门的联网;重拳出击,开展“治钒”“治锰”工作,关停两家钒厂,对8家电解锰进行整治,涉锰企业总投入治理资金870万元,进行了含铬含锰废水的整治,并陆续通过了州环保的验收。以保护好“氧吧城”为契机,大力推进“三区”(饮水水源保护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的管理,定期对保护区水源进行监视性监测,确保了人民饮用水的安全和达标。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77750户,总人口为288427人,净增人口1091人,增长0.38%,其中非农业人49393人,实际增加1423人,增长3.0%。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65154人,占总人口的57.3%,其中土家族50164人,苗族114582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0.4%、69.4%。按登记出生率为5.81‰;死亡率2.03‰;人口自然增长率3.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泸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51元,比上年增加17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317元,增长2.5%。全年在岗从业人数达10162人,从业人员全年劳动报酬12957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025元,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679万元,比年初增长18.8%。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国家五保户供养政策,年末五保户供养对象1174人,供养标准由上年的800元提高到840元/年。投资112万元,改扩建三所敬老院,新增95位五保老人相继入住“五保之家”,实行集中供养。民政部门争取各项救灾资金329.7万元,全年救济口粮人口4.23万人,衣被人口750人,救济伤病人口310人,安排住房款26.7万元,恢复住房31户89间,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2005年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8081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57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34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244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258.3万元。3656户、7996人享受了城市低保,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32.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