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新晃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怀化市新晃县统计局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克服了“非典”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顺利完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据统计,全年新晃县生产总值84177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330万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7386万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32461万元,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3360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28.9:32.5:38.6,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各产业对GDP增长影响分别为: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1%,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8%,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甚远。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体现,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滞后;投资依然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不够;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运行十分艰难;就业和再就业困难,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003年,虽然遭到严重旱灾,农业经济仍然运行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977万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15972万元,下降6.7%;林业产值3817万元,增长8.5%;牧业产值21814万元,增长3.2%;渔业产值856万元,增长7.7%。其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1518万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75089吨,下降16%,其中谷物61728吨,下降13.9%;薯类12777吨,下降24.9%;大豆223吨,下降10%;油料总产4083吨,增长0.64%,其中油菜籽3605吨;烟叶总产838吨,其中烤烟738吨,增长0.68%;水果总产6003吨,增长6.7%,其中柑桔3351吨,增长5.2%;蔬菜46832吨,增长5%;出栏肉猪28.45万头,增长1.6%,出栏牛5.56万头,增长2.6%;出栏羊5.02万只,增长6.8%,出栏家禽112.8万羽,增长3.5%。水产品产量1036吨,增长7.9%。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烤烟、蚕桑、中药材四个重点产业开发取得新成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6万亩,比上年减少2.32万亩。其中优质稻面积12.9万亩,增加2.1万亩。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1.23万亩,增长5.1%,药材种植9750亩,增长1.6%,桑园11000亩,蔬菜种植面积5.63万亩,增长27.55%。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460万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1189处,农业生产条件有新改善。全年造林面积4.16万亩,增长65.7%,幼林抚育面积5.8万亩。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0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1731万元,同比增长15。2%。全县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44331万元,增长15.5%,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9029万元,下降7%;重工业实现产值25302万元,增长47.5%;国有工业产值24709万元,增长7.6%,集体工业产值2835万元,下降10.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16787万元,增长35.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卷烟56220箱,机制纸3520吨,下降8.6%;化学农药110吨,下降10.6%;水泥12.1万吨,增长20.6%;发电量7965万千瓦时,增长4.8%。

工业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5425万元,增长1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805万元,增长23%,实现销售产值47194万元,产销率为107%,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676万元,实现利税总额为5819万元,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34万元,盈利企业盈利233万元,亏损企业亏损467万元。

建筑业继续得到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60万元,增长12.3%。全县四级资质以上五家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77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建筑工程价值3139万元,增长55.3%;安装工程价值138万元。房屋竣工面积54176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率为79.9%。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继续扩大增长,2003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63万元,比去年增长14%,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8013万元,增长14.1%;集体经济完成投资550万元,增长9.6%;个体经济完成投资2200万元,增长15%。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551万元,增长109.5%,增幅较大,更新改造投资为2882万元,下降31.8%;房地产开发投资120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14个,竣工项目18个,新增固定资产4488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晃山新区建设,拉通了晃山路,夜郎古乐城大前门项目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夜郎文体广场一期文体工程已经完工。完成了晃天公路二期改造工程,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四、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81万元,同比增长6.8%。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7842万元,增长5.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339万元,增长4.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854万元,增长7.3%,餐饮业零售额3770万元,增长8.3%。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引进项目37个,合同协议引进资金37032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实际到位资金14222万元,增长180%。全县外贸出口企业直接出口创汇1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发展迅速。2003年,全县交通和邮电业完成增加值6894万元,增长9.3%。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3350万吨公里。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4820万人公里。发送货物87万吨,发送旅客81万人。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52万元,其中邮政业务454万元,电信业务1298万元,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7856门,增长4.3%,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3501户,移动电话用户17000户,互联网用户4407户。

六、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增幅低于财政支出增幅,收支矛盾依然突出,200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7342万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5万元,同比增长9.8%,财政总支出14272万元,同比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