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辰溪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怀化市辰溪县统计局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2年新增公路里程32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152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5%。旅客周转量2437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53万元,增长40.7%。其中:邮政业务量470万元,增长10.9%,电信业务量3083万元,增长45.8%。新增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925户,其中净增市话用户348户,农话用户1577户,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39553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5763户,比上年末增长21%。包括移动电话的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8部/百人提高到11部/百人。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万元。

六、国际、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02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647万元,增长8.1%。其中:县以上零售额完成30482万元,增长8.8%,县以下零售额完成31165万元,增长7.3%,城乡消费品市场增幅差距缩小。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零售额完成11486万元,增长9%;非公有经济零售额完成50161万元,增长7.9%,非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日渐增强,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1.4%。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8091万元,增长4.6%,餐饮业零售额7424万元,增长32.4%。

市场建设快速发展,“假日经济”成为消费亮点。2002年,全县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4个,其中新增市场1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实现成交额5亿3千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市场8个。“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8%、9.3%和10%。“假日消费”拉动了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额的大幅度增长。

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成效。2002年,全县外贸出口83万美元,增长38.3%。合同引资1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增长。2002年地方财政收入6119万元,比上年下降13%。财政支出16174万元,比上年增长4.7%。

金融稳健运行。2002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445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2494万元,增长12.8%。由于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宽松。2002年各项贷款余额81632万元,增长1.3%。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960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60万元,增长17.3%;寿险收入2500万元,增长49.7%。全年保险支出1148万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52万元,增长30.9%;寿险支出901万元,下降6.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901人,其中企业单位282人。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全年共实施科技项目29个,上报省科技项目2个,市科技项目4个,创建省级科普示范乡1个,市级科技示范村4个,民营科技企业2个,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9%。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全县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33118人,比上年增加2199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224人;小学32所,小学在校学生4314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达97.0%;幼儿园45所,在园幼儿9036人。中小学共有教职员工4964人,其中:专任教师4647人。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积极改造中小学一级危房10588平方米,当年新增校舍18394平方米,中学人均每生达6平方米,小学人均每生达5.2平方米。本年升重点大学104人,一般大学275人,专科39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县现有文化站30个,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6万册。城乡有线广播站29个,电视人口覆盖率89%。文化市场秩序好转。全年组织清理整顿文化市场规模行动6次,收缴了非法书刊影碟,取缔了无证经营户。文艺下乡活动频繁。2002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3950场次。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拥有卫生机构43个,床位1306张;卫生工作人员1578人,其中:医生499人,护师、护士406人。农村卫生院31个,卫生技术人员562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省市各项体育比赛中,全县运动健儿共获得6奖牌。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全县共举办体育健身活动4次,参加活动人数2780人。中、小学校严格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到98.2%。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10.8‰,下降0.63个千分点;死亡率6.7‰,下降了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1‰,下降0.7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5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9万人。

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02年,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7392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20554万元,人平劳动报酬7503元/年,比上年增加1113元。

农民收入稳定提高。根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746元,比上年增加15元,增长0.8%。农民可支配收入1742元。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559元,比上年增加44元,其中:食品支出1019元;衣着支出97元;居住支出79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37元。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6平方米。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底,全县城镇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1267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1969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2790人。全县拥有福利、收养性事业单位1家,全年社会救济城乡困难户达2.8万人次。

注:本公报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