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怀化市沅陵县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亿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53亿元,增长7.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67亿元,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42亿元,增长2.7%,餐饮业零售额1.43亿元,增长4.8%,其他行业零售额3494万元,增长8.5%。

招商引资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03年,充分利用“沅陵县长沙招商会”、“西洽会”、“深洽会”、“农博会”等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50个,合同引进资金8.6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1亿元,其中外资74万美元。

旅游业发展态势较好。通过编写《沅陵旅游》报、《神话传说与盘古研究》、出版《千古沅陵》旅游光碟等多种形式宣传沅陵,组织完成了“二酉山风景名胜区总规及建设性详规”、“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总规”、“沅陵老城区总规”、“借母溪自然保护区总规”、“盘古洞蝶景区总规”。全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过境客流量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全年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同比增长53%,年内新开发麻溪铺女人山风景区、水晶宫等旅游景点。

旅游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年内新增规模较大的宾馆15家,其中1家被评为二星级,新上A级景点2处。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1588万元,完成预算109.3%,比上年增加1370万元,增长13.4%,其中县级完成8613万元,乡级完成2975万元,县乡两级收入比为65.5:34.5。全年累计支出27166万元,比上年增长2.3%,财政保障有力。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时增加,存款增速明显快于贷款增速,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企业存款余额2.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工业贷款余额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现金呈投放态势,全县金融机构现金累计净投放20848万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公民投保意识明显增强。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421万元,比上年增长41.9%,其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沅陵县支公司保费收入3790.3万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沅陵县支公司保费收入630.7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67万元,其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沅陵县支公司给付954万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沅陵县支公司给付41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共有教育机构559个,校舍面积677000m2,新增22411m2,在职公办教师6096人。全县各级学校在校学生81351人,其中普通中学47088人,职业中学2901人,普通小学3035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710人。现代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级教育机构拥有微机2070台,比上年增加8.0%,年末图书95.2万册。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取得新突破。全县积极组织“科技活动周”活动,在沅陵电视台继续开办了“星火科技30分”栏目。重点实施了全县黄姜人工丰产栽培推广项目,确立实施了17项科技计划项目,其中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1项,科研计划项目4项。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全年确立科研课题2个,完成县级验收1项,完成实用新型专利2件,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二等项一项、三等项一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站)50个,公共图书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台2座,电视台2座,教育台1个。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万户。

文艺创作再创佳绩。由本县创作的歌曲《五溪美》,歌词《青山不老水长流》、《女儿船,女儿帆》分别获“三湘群星奖”怀化选拔赛金奖、省三等奖、创作金奖、银奖。小品《计生扶贫乐万家》、《人间真情》、《黄姜梦》,短剧《新编四大嫂》等文艺作品具有较高知名度。论文《沅陵二酉山古藏书洞探析》和《拓宽农村信息服务领域的实践与设想》,分别获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读者服务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和《依托“四个保证”发展图书事业》,先后在省级杂志《图书馆》和《图书馆通讯》上刊发。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1460张,卫生技术人员158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3人,注册护士307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52个,床位920张。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年举办了“三八”妇女健身展示会,迎“国庆”篮球赛、老年门球赛。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为628110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6051人,人口出生率为9.54‰;死亡人口3214人,死亡率为5.07‰,自然增长率为4.47‰,下降0.7个千分点。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7元,其中人均工薪收入2203元,经营收入864元,转移性收入193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876元,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41.9%,全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1292元,家庭恩格尔系数62.7%。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507人,比上年增加443人。其中参保职工26312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195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732人,增加5142人。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23817人,增加8281人。其中参保职工18082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5735人。年末全县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581人,增加386人,其中参保职工12098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483人。绝大部分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县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8006人,增加3884人。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60张,收养各类人员25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