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鹤城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怀化市鹤城区统计局

200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抓住国家扩大需求,改善宏观经济环境的机遇,着力增加投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全区国民经济运行平稳,质量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国内外生产总值

据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6.82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6.9:34.6:48.5,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降低0.8个百分点,提高1.8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20元,比上年增长1.0%。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2001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1.89亿元,增长1.0%;林业产值0.39亿元,下降2.2%;牧业1.10亿元,增长12.0%。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减产,其中粮食产量为5.76万吨,下降10.8%。其中谷物产量为5.47万吨,下降11.4%,薯类产量0.19万吨,增长3.2%,经济作物油料产量0.40万吨,增长2.9%。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2.97千公顷,下降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93千公顷,下降2.5%。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和农产品优质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主要问题是:传统农产品价格低迷,卖难问题突出;非农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显,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增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6.87亿元,增长14.0%,增加值4.87亿元,增长8.9%。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61亿元,增长11.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8亿元,增长95.0%,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5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92亿元,下降9.5%。产品产销率95.9%,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经营有所增长,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440万元,增长12.8%。

工业和建筑业中主要问题是:企业亏损面仍居高不下,扭亏增盈工作任务艰巨,传统工业行技术落后,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再就业压力加剧,企业两极化发展的趋势依旧。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1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集额7.49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9%。国内贸易业中主要问题是城乡市场反差较大;节假日市场与平常反差较大。

物价指数略微下降。全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9.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0.0%,与去年持平。

六、财政、金融

2001年,我区严格财税征管,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共实现财政总收入40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支出8611万元,增长19.5%。金融稳定发展。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8.6亿元,增长19.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5亿元,同比增长21.0%,保险费收入2052万元,同比增长6.9%。

七、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区有普通中学33所,年内招生809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831人,增加5615人;小学85所,在校学生38192人。

卫生事业又创新绩。2001年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9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6个。卫生从业人员226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586张。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1年年度全区总人口3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2万人,非农业人口21.1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16‰,计划生育率为97.95%。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2001年全区在岗职工12058人,下降11.2%,工资总额9873万元,增长3.9%,在岗职工人均8212工资元,增长21.9%。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为5942元,增长9.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53元,增长0.3%,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增加149元,增长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