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4478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828万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6761万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39889万元,增长1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46元,增长7.7%。三次产业构成比为5:2: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6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供给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自主增长内在动力不强。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7577万元,增长3.2%;林业总产值为10113万元,增长4.3%;牧业总产值为15249万元,增长2.4%,渔业总产值为970万元,下降了1.7%。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品种结构。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34.66千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0.2%。经济作物中,油料、甘蔗、种植面积分别达4.25千公顷、0.19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2%、5.6%;蔬菜面积为8.1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9.6%;果用瓜面积为0.2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30%。 2002年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10113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204公顷,封山育林面积5100公顷,幼林抚育面积3630公顷,采伐木材13.24万立方米,其中:林农采伐木材13.24万立方米。 全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5249万元,比上年增长2.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 2002年完成渔业产值970万元,比上年下降1.7%,全年水产品产量达1940吨,比上年下降0.4%,其中:渔类1933吨,虾蟹类11吨,贝类60吨,鳖类5600公斤。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3.5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4.37万千瓦,增长2.3%;农村用电量5175万千瓦小时(不包括县办工业),比上年增长10.8%;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2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6%。年末乡镇办水电站30个,装机容量达33665千瓦。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2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72666万元,比上年增长9.85%。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24万元,增长9.8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7745万元,下降24.2%,重工业总产值15879万元,增长40.8%;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下降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比上年99.75%降2.25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利润139万元,比上年增盈61.9%;亏损企业亏损额529万元,下降11.4%。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7.72%,比上年增加11.48个百分点,从构成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6大指标来看: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下降2.25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6.89%,增加了1.7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30.88%,增加4.5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69%,增加3.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989元/人,增加8558元;流动资金周转1.37次,减少了0.5次。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7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15749万元,增长52.1%;集体投资2216万元,增长30.4%;个人投资16830万元,增长30.8%。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0750万元,增长50.6%;更新改造投资2662万元,增长56.4%;其他投资2077万元,增长37.6%。 五、国内贸易 2002年,市场商品销售稳中发展,增长较明显。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县的零售总额22702万元,比上年增长15.5%;县以下零售额22870万元,增长10.7%。分经济类型是: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5997万元,下降3.4%;集体经济零售额3185万元,增长20.7%;个体及其它经济零售额36390万元,增长15.6%。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29274万元,增长14.6%;餐饮业3038万元,增长7.1%;其他行业13260万元,增长11.0%。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5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0.9%。旅客周转量43.64万人公里。年末县境内公路总长362.17公里,其中油路133.01公里。 全年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量2.77万户,比上年增加了0.2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3.9%。移动电话、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0.63万户,增长152%。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7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989万元,与上年持平;地方财政收入5800万元,增长3.3%。财政支出18281万元,比上年增长36.0%。 金融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5695万元,比年初增加1453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164万元,增加8599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3546万元,比年初增加803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4529万元,比年初增加119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8041万元,增加7484万元。贷款投放趋向集中,年内工业贷款624万元,农业贷款新增3532万元,农村居民贷款难的问题有根本好转。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16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0万元,下降了10.2%;寿险保费收入1499万元,增长16.9%。全年理赔案件1534件,支付保险赔付额1197万元,其中:财险赔付额208万元,人寿险赔付额989万元,分别增长7.2%和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