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县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乡镇文化站22个,从业人员120人,组织文艺活动8次,图书馆总藏量2.7万册, 公共图书馆总流通3万人次。全年电影放映收入21万元, 放映电影6324场,观众达128万人次。 年末全县有有线广播站23座,调频广播站 7座,电视台2座,电视覆盖率95%,《江华周报》年发行量0.76 万份。 八、卫生、体育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6个,中心卫生院6个,实有病床858张。 卫生工作人员总数12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45人,具有高、中级职的209人。社会医疗保健进一步发展, 村设置医疗点366个,拥有医生和卫生员539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种运动场266个,其中:篮球场229个;田径场4个;门球场33个。篮球场总数中设有看台和灯光的16个。本年举办县以上各种运动会7次,参加人数3818人次。参加上级运动会的运动员 36人次,在参加全国比赛中获铜牌 1枚。 业余体校 1所,在校学生40人,全县实施行锻炼标准学校的学生数43457人, 达到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数33027人,达标率76%。 九、人民生活 随着国家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总额8238元/人,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国有职工人均年工资总额8087元/人,增长19.9%;集体职工人均年工资总额9794元/人,增长45.8%。 由于受严重旱灾的影响,粮食减产,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在低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08元/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元/人,分别比上年下降6.9%和7.2%。 在总的纯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为47.59%,实物收入比重为52.41%。按产业来分:一产业纯收入占56.24%; 二产业纯收入占15.32%;三产业纯收入占23.34%; 其他非生产性收入占 5.1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99.07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占63.07%、13.54%、3.32%、10.55%、0.66%。 城乡居民住房务件继续改善,住房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0.39万平方米, 农村竣工住宅面积5.25万平方米。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2000年,全县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17427人,比上年增加1040人,在岗职工人数15109人,比上年减少1101人。全县年末下岗职工4123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3052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仍十分艰巨。 社会福利、劳动保险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年优抚革命伤残人员185人,烈士军属人员4265人, 优抚事业支出金额78万元。社会救济对象总人数为58965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增对象748人,社会困难户救济54165人次,国家定期定量救济198人。 社会统筹和个人自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办法逐步推广,全县已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17233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323人。有9997 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公安、检察、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2000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共立案175件,破案155件,刑事发案率为0.04%。检察机关侦结各类经济犯罪10起, 经济案件结案率为100%,共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法院受理民事案件745件,终结数为681件;行政案件受理数为16件,终结数为16件。 十、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率94.48%,完成四大手术6416例, 计划生育综合节育率90.9%。年末全县总人口4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32万人,非农业人口4.43万人, 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3.87万人,女性人口20.88万人 , 男女性别比为114:100。全县出生人口4760人,出生率10.7‰;死亡人口2270人,死亡率5.07‰,人口自然增长率5.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