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永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环境,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努力克服资金、能源紧张等困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持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据测算,全年实现江永县生产总值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49亿元、2.69亿元、5.78亿元,分别增长10.6%、14.1%、10.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4:18.0:38.6。顺利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部署的8件实事各项工程,并通过省、市政府的验收,有效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10.7%。全年粮食总产量13.03万吨,增长23.0%;油料5132吨,减少6.2%;烤烟3510吨,增长16.7%;甘蔗6340吨,减少50.0%;出栏肉猪36.0万头,增长8.9%;肉类总产量3.39万吨,增长8.0%;发展牛19.44万头,增长9.6%;水产品产量4029吨,增长11.7%。 各级各部门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契机,以发展“三品”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9.62万亩,比上年增加6.53万亩,粮食面积增加6.23万亩,其中:稻谷增加6.75万亩,优质稻增加5.41万亩;油料减少0.03万亩;蔬菜增加0.26万亩。草场开发和秸秆养牛项目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质项目。柑桔品改,优质水果扩园,以及香柚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水果品质,增强了水果的市场竞争力。香芋、红芽芋、蜜本南瓜、生姜、迟熟辣椒、烤烟、枸杞等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也带动了订单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镇企业持续发展,据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7.23亿元,同比增长13.3%,受农业企业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减免和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的影响,乡镇企业上缴税金1746万元,同比减少9.5%。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全年修复病险水库8处、山塘36处、水毁工程131处,渠道防渗清淤30处62公里,共投入工日125万个,投入资金685万元,完成土石方120万立方米。以珠防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积极“限杉壮阔,兴松扩杂”,全面落实“八个一”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4万亩,更新造林0.26万亩。年末有林地面积103.9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46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4%,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9亿元,同比现价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现价增长44.7%,实现工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93亿元,增长17.2%。冶金、建材、电力等支柱工业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锌精矿含锌量1779吨,比上年下降14.0%;电铅7712吨,下降0.9%;水泥15.03万吨,下降1.1%;白银14321千克,增长24.6%;发电量4159万千瓦时,下降17.8%,钢材3.56万吨,增长50.7%。 建筑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竞争力,全县共有四级以上建筑企业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792万元,比上年增加15.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65万元,比上年增加14.9%,施工工程36个,比上年增加4个。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亿元,增长40.3%,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2.76亿元,增长103.9%。农村集体完成投资0.46亿元,增长24.9%,农村居民个人完成投资1.05亿元,增长24.7%。城镇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2563万元,增长63.4%,更新改造8492万元,已近上年的7倍。 投资继续向基础产业倾斜,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农林牧渔业1237万元,占4.5%;制造业1427万元,占5.2%;电力5315万元,占19.3%;交通运输邮电业1673万元,占6.1%;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282万元,占4.7%;教育、文艺和广播电影电视业2350万元,占8.5%。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投入有所提高。一中体育馆、一中办公大楼、潇浦一小教学楼、科技大楼、工商局搬迁工程、检察院搬迁工程等项目建设已完工或基本完工;北山塘路建设、永新路和麒麟路硬化工程顺利完成;粗石江集贸市场已交付使用,上江圩集贸市场建设也已启动。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设施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投资300多万元改造了S325线厂子铺至桃川段,乘8件实事东风,对4条54.4公里通乡公路进行了改造,其中水泥路面18.9公里,沥清路面35.5公里,均已通过验收合格,8条39公里的通村公路也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市交通局验收,提高了县境内公路等级,大大改善了交通环境。年末,全县拥有民用汽车942辆,摩托车13000辆,其他机动车1309辆。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3963万吨公里,公路旅客周转量49305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6.6%。 邮电电信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年末固定电话装机总户数1.59万户,与上年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2.33万户,比上年增长1.7,全县拥有移动电话基站23个,其中C网基站2个,共有载频138个。 五、国内贸易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市场,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的零售额为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县以下的零售额为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随着对私营经济的扶持,私营经济有效地活跃了市场,永明鞋城、建都超市、恒康药房、永康药房等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以及其他众多的小规模超市、连锁店,极大的改善了市民消费环境。 市场物价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3,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2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5.5。 六、财政和金融保险 财政运行较为平稳。全年财政总收入5705万元,比上年减少2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3万元,比上年减少36.97%;全年财政支出13226万元,比上年增长8.98%。实现了两个“确保”,按时发放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维持了各级机关的正常运转,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同时加大了城市建设投入,消化历年赤字435元,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非税收入下降,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了73.6%。但是财源建设力度不够,可用财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