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永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4 永州市江永县统计局

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服务功能,增强了对经济建设的支持,特别是加强了对农业的扶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03亿元,比年初增加1.45亿元,居民储蓄余额6.03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36元,年内净增0.29亿元,农业贷款1.64亿元,年内净增0.50亿元。保险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保费收入2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27万元,增长13.6%,寿险保费收入1627万元,增长22.2%。全年保险赔付额367万元,比上年上升11.6%,其中财产险赔付186万元,上升1.1%;寿险赔付181万元,上升24.8%,寿险赔付中伤残赔付57万元,医疗赔付45万元,死亡赔付79万元。

七、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年内完成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年末全县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3580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907人,小学在校学生20902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普通中学共有专任教师916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840人,占91.7%,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小学共有专任教师1262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1249人,占98.97%,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初中、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分别为97.84%和99.01%;初中、小学辍学率分别为2.54%和2.0%.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生活不断丰富。随着千家峒、女书园、千年古村上甘棠的相继开放,大大丰富了江永人民的文化生活消费。全县有乡镇文化站11个,从业人员12人,举办展览5个,组织文艺活动24次,举办培训班8次,图书馆藏书量4万册,公共图书馆总流通1.6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拥有卫星地面站178座,有线电视用户0.62万户,电视覆盖率96%,广播人口覆盖率92.1%。有线电视网络进一步壮大,实现了县城与省、市有线网络的联网,同时投入200多万元铺设了县城至桃川光纤主干电缆,已实现桃川、允山与县城联网,使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能接收40多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八、体育和卫生事业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我县运动健儿继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2003年我县运动健儿参加国际比赛荣获3个世界金牌,在国内荣获全国银牌1枚,省级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8枚。群体运动进一步活跃,全年共举办运动会和单项比赛14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8.9%。县内共有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6个,发行体育彩票154万元。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县级医院专业划分更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人们就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村社区医疗条件还有待加强和改善。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县人民医院投资140多万元购置了非典医疗设备,开设了发烧病人接诊室和疑似病例隔离区。2003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卫生技术人员531人,共有床位430张,其中县以下拥有床位121张,村卫生室185个,农村医师185人。

九、民政和环保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年社会救济人数7675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64人,农村定期救济对象3211人,社会救济福利费282.1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253.5万元,农村社会救济费28.6万元。全年优抚对象1055人,其中享受伤残保证金人数35人,享受伤残抚恤金人数75人,享受定期抚恤金人数55人,享受定期补助890人,优待总金额达30万元。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逐步推进,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全县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0283人,其中行政事业机关参保人数6015人,企业单位参保人数426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人员571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50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300人。

环保工作得到加强,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县投入资金85万元治理污染源,其中55万元治理废气,30万元治理固体废物。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29万元,工业三废排放得到有效遏制。

十、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村为主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得到落实。年末,全县总人口24.9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2.97万人,女性11.98万人;农业人口21.59万人,非农业人口3.36万人。全年出生率10.38‰,计划生育率93.96%,多孩率0.5%。

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部分企业职工实现身份置换。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0674人,比上年减少118人,其中在岗职工10352人,比上年减少174人。全年在岗职工人均工资9987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934元,比上年增长8.8%。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70元、减少48元,下降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8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4平方米,农村居民住房中砖木钢筋混凝土住房占99.7%,与上年持平。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为初步统计数据。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