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道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道县统计局 (2006年2月28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四、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深化改革,强力招商引资,努力扩大投入,全力夯实基础,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面实施在永州南部率先崛起战略,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调整取积极进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6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347万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62917万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60381万元,增长1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043元;全县三产业结构为38.3:17.4:44.3。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省里分解到我县的22项考核指标全面完成或达到省检要求。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改造乡镇敬老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19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物价水平总体略有上涨。200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4%,比上年高3.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8%,上涨2.8个百分点。在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02.3%,上涨2.3个百分点;衣着价格指数为100.1%,上涨0.1个百分点;交通和通讯价格指数为101.8%,上涨1.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指数112.3%,上涨12.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3.4%,比上年高3.4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提高。2005年末,全县就业劳动力45501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4107人,下岗职工再就业8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8%。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近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两个“一号文件”,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并加以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02935吨,比上年增长10.6%;油料作物产量8012吨,增长4.8%;烤烟产量3137吨,增长40.0%;蔬菜产量50.64万吨,增长3.4%。2005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347万元,比上年增长8.3%。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7.51:5.74:39.50:6.64:0.61。养殖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0.7%。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2.61万亩,比上年增加6.08万亩,增长7.0%,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37.04万亩,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3.3%。经济作物中,烤烟种植面积2.82万亩,增长38.2%;油料种植面积5.87万亩,增长5.1%;蔬菜种植面积29.97万亩,增长1.4%。全县牧业总产值115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年出栏肉猪94.13万头,增长8.8%;出栏牛7.80万头,增长7.7%;出栏羊7.69万头,增长9.9%;家禽出笼989万羽,增长6.7%。肉类总产量89258吨,增长2.7%;禽蛋产量2955吨,增长6.0%。渔业总值14304万元,增长9.5%;水产品总产量18990吨,增长10.5%。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改造通乡公路27公里,新建通村公路53.3公里。维修加固了38座病险水库和3处河坝,治理了72处面上工程。农业机械总动力15.95万千瓦,增长33.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0.16万吨,增长4.6%;农村用电量1517万千瓦小时,增长6.8%。大力实施人口饮水解困工作,解决了40余个行政村的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287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2005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505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1%,拉动GDP增2.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53万元,增长37.0%,规模工业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6%。工业对全县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产品产量生产提速。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12.88万吨,比上年增长19.9%;皮鞋72.9万双,增长1.0%;饮料酒5463吨,增长53.5%;家具6512件,增长9.8%;生铁1.93万吨,增长16.0%;日用陶瓷3590万件,增长91.7%;钢材15.49万吨,增长382.7%;铁合金14653吨,增长180.%;十种有色金属23725吨,增长0.4%。 建筑业发展态势较好。2005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2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10万平方米,增长24.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29万平方米,增长46.7%。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538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201万元,增长40.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337万元,增长21.0%。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全县完成城市建设投入3.71亿元。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初步形成3平方公里规模;东洲大道全面完成道路硬化,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潇水二桥将在近期全线通车;滨河路开发进展顺利,休闲景观带基本完工,商业广场和部分道路已经硬化;金龙商业广场主体工程即将封顶;爱莲商业广场已完成全部土方工程,一期商住房建设进展顺利,配套设施基本完成;文化大市场和金利商贸场即将竣工。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良好。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县实现70513万元,增长14.9%,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4%;县以下实现52298万元,增长13.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0585万元,增长14.6%;餐饮业11806万元,增长12.7%;其它行业420万元,增长9.4%。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5年,共引进项目111个,其中引进境外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1496万美元,增长45.1%;引进内资项目101个,实际利用内资73431万元,增长45.2%。庆丰鞋业、谷源粮油、捷宝五金、长兴制品等一大批规模以上企业先后落户我县,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2005年,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客运量698万人,比上年增长16.9%;客运周转量151448万人公里,增长20.6%;货运量226万吨增长28.2%;货运周转量97940万吨公里,增长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