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益阳市资阳区统计局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民营活区”经济发展战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和考验。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 26.2:33.6:40.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我区十六个为民办实事承办单位的28个惠民项目。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为民办实事的各项工作已全面胜利完成

二、农业

2008年我区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879万元,增长32.1%,农业增加值122620万元,增长11.2%。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6.6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28千公顷,增长7.55%,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40.62千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95.9%,油料种植面积3.4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1千公顷 。

畜牧业增长加快。全区畜牧业总产值77408万元,比上年增长 73.9%,全年出栏肉猪46.5万头,增长27.4%,出栏牛0.1万头,增长25%,家禽出售114万羽,增长1.78%,禽蛋产量3452吨,增长3.66%。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实现渔业总产值17198万元,增长14.13%,水产品产量18525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8.9%,完成工业总产值50.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34.2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新增益阳资丰纺织、颐丰食品、恒生木业等12家规模工业企业,使我区的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70家。我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家,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8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资25.4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9亿元,同比增长33.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更新改造3.8亿元,基本建设16.95 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8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消费能力有效提升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200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增长21.4%。其中: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16.6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6%和22%。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喜人。200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604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年财政支出62838万元,增长34.4%。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增长。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08227万元,比年初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111251万元,比年初增长18.8%。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我区共有小学61所,普通中学16所,中等职业学6所,在校学生57241人,在职教师59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城乡义务教育杂费、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户学生课本费1775万元实现全免,改扩建中小学校舍3.5万平方米。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区各级科技投入达到1807万元。今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5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43万元,新增国家授权专利35件。

八、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4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18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

发放各项社会保险资金24057万元、各项社会扶助资金3169万元,完成了长春、沙头等3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建成和顺、和益、和乐安置小区廉租房588套、经济适用房1150套。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区有区直医疗机构24家,共有医疗人员1577人,拥有床位1150个。改造乡镇卫生院1所,参加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27.75万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完成了资阳片区控制性详规和鹅羊池片区、大水坪片区、三国故城修建性详规编制,启动了贺家桥片区等6个旧城改造项目,共拆迁2630户18万平方米,腾空土地432亩。鹅羊池改造全面启动,清淤填土工程基本完成。

计生工作成绩显著,计划生育率达到 100%,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率为100%。各项社会事业均有长足的发展。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我区年人口42.05万人,城镇人口23.89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65人,女性20.40万人,出生人口3827人,死亡人口13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增加17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加9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