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临澧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临澧、和谐临澧为目标,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县域经济总量增幅较大。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3.2%。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41%、46.6%。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3:31:36。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854元,增长10.3%。 物价总水平适度回落。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7%,下降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5%,下降2个百分点。按类别分: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01.2%;日用品类价格指数为100.8%;家用电器类价格指数为100.5%;建材类价格指数为100.1%;农业生产资料类价格指数为100.8%;服务项目及收费类价格指数为100.4%。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较好。2006年全县城乡劳动力26.4万人,已就业24.76万人,就业率93.8%。其中:农村劳动力21.8万人,已就业20.74万人,就业率95.1%;城镇劳动力4.6万人,已就业4.02万人,就业率87.4%。年未城镇登记失业率4.5%。 财政形势逐渐好转。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28亿元,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5亿元,增长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93亿元,增长20.2%。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增长4.1%。其中:种植业产值8.5亿元,增长8.3%;林业产值0.8亿元,减4%;畜牧业产值11.2亿元,增长1.8%;渔业产值1.66亿元,增长4.7%。 年未耕地面积36502公顷,增长1.6%。其中:水田30303公顷,增长0.5%;旱地6198公顷,增长7.4%。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粮食产量28.8万吨,增9.9%,其中:稻谷产量27.8万吨,增长9.9%;棉花产量5656吨,减13.9%;油料产量4.03万吨,基本持平,其中:油菜籽产量3.88万吨,基本持平;蔬菜产量8.7万吨,增长16%;水果产量4.1万吨,增长12.7%。 全年牲猪出栏51.2万头,增长0.4%;家禽出栏1845万羽,增1.4%,山羊出栏22.1万只,增长7.3%。 全县可养殖水面5218公顷。水产品产量1.77万吨,增长4.7%。其中:鲜鱼产量1.61万吨,增长5.2%。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工水利工程2025处,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土石方150万立方米,。渠道防渗130公里。全年投入资金123万元,新建7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771户2500人的饮水安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12.5%。全县工业总产值35亿元,增长16.2%。其中:规上工业产值17.6亿元,增长20.5%;规下工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2.0%。 主要工业品产品产量:发电量9587万千瓦小时,减13.3%;碳铵实物量10.5万吨,增10.5%;水泥124.5万吨,增6.9%;化学纤维产量4366吨,增长17.8%;石膏产量80万吨,增长42.9%;气门及气门座产量1069万件,增11.9%;机制纸及纸板产量1.05万吨,减38.2%,鞭炮产量250万箱,增长25%;棉布产量6770万米,增长66.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增长16.7%。其中:第二产业完成4.7亿元,增长63.9%。第三产业完成2.3亿元,减29%。 全年各类建筑施工面积24.8万平方米,减少33.3%,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减少长27%。新增固定资产5.9亿元,增77.7%。 房地产开发投资1.17亿元,比上年增1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限额以上9259万元,增29.1%;限额以下114629万元,增长11.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2.4亿元,增长12.8%;住宿及餐饮业1.89亿元,增长1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出口创汇561万美元,比上年减49.2%。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2862万美元,比上年增93.4%;实际利用外资1962万美元,增长39.9%。 七、交通、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64亿元,比上年增长5.7%。 2006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405.1公里,其中:国道37.9公里,省道17,县道214.3公里,乡道320.4公里,村道1815.5公里。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28519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4%;客运周转量3320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52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152万元,增长7.9%;邮政业务总量1000万元,增长19%。年未固定电话用户8.1万户,增长5.2%,全县每百人拥有电话18部。 八、金融、保险 年未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7.1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4.4亿元,比年初增加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8亿元,比年初减0.3亿元。其中:工业贷款7037万元,增3782万元;商业贷款128495万元,减17006万元;农业贷款42513万元,增22668万元。 全年2家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6.7%;保费支出2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2 %。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各类学校114所。其中:高中2所、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职中3所、初中17所、小学89所。职中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年未共有教职员工4448人。其中:中学教师1932人,职中教师120人,教师进修学校38人,小学教师1408人。全县现有教学班1098人,在校学生46693人。其中:高中教学班153个,在校学生8946人;职中38个班,在校学生1608人;初中257个班,在校学生14080人;小学650个班,在校学生22059人;全县独立幼儿园24所,89个班,小学附设幼儿班113个,在园幼儿5861人。小学阶段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92%和64%. 全县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4项,其中列入市级以上的9项。取得市级以上成果1项,科技进步奖2项。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22件,授权专利31件。签订技术合同110项,合同成交金额1625万元。全县依靠科技进步当年新增产值874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400万元,农业产值4340万元。全县现有乡镇(区)科协组织18个,县直专业(行业)教会(协会)1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4个,各级科技示范户279户,科普示范基地20个,被列入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全县建立了4个地震观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