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汉寿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4 常德市汉寿县统计局

汉寿县统计局

2008-02-29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推进“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品牌兴县”战略,突出重点,适时突破,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综  合

县域经济平稳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6.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2.91亿元,增长6.6%;二产业增加值18.25亿元,增长6.8%;三产业增加值25.25亿元,增长12.2%。三次产业构成比为34.5:27.5:38.0,比上年,一产业持平,二产业下降0.3个百分,三产业上升0.3个百分点。

省、市、县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省8件实事共投入资金1.47亿元,建成县通乡公路16.5公里,乡通村水泥路212.9公里;29个乡镇全部实现了“乡乡能上网”;解决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6616人;改扩建标准化乡村农家店110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春季免杂费77358人,秋季免杂费74072人;新建、改造了蒋家嘴综合卫生院和岩汪湖卫生院;全县已达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标准;新建农村沼气池3012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28185人;发放资金1091万元,保证了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发放资金275万元,保证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新建、扩建洋淘湖镇和鸭子港乡2所敬老院;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181人,援助城镇零就业率家庭55户,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973人;发放奖励援助金96.48万元,确认死亡伤残家庭援助对象320人,为10对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免费检测。落实市10件实事共投入资金1.16亿元。

经济发展逐步由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2007年新增品牌71个,其中省著名商标2个、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产品5个、省高新技术企业1个、省龙头企业2个、市龙头企业3个、国家专利24个、申报注册商标12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风景区1个、基地县1个、其他16个。

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基础弱,发展速度不快;发展与环境矛盾突出。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6%,其中种植业产值16.72亿元,增长5.9%,林业产值0.64亿元,增长12.7%,畜牧业产值8.51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7.47亿元,增长1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67亿元,增长3.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15.98万亩,增长1.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8.95万亩,增长0.27%,总产量57.03万吨,增长2.66%。油料播种面积28.5万亩,增长1.5%,总产量2.95万吨,与上年持平。棉花播种面积6.12万亩,增长17.24%,总产量0.53万吨,增长13.5%。麻类播种面积7.92万亩,增长0.2%,总产量1.42万吨,增长12.7%。蔬菜播种面积15.67万亩,增长10%。瓜果总产量6.86万吨,增长24.7%,其中:柑桔产量2.15万吨,增长39.6%;西瓜产量4.2万吨,增长19.7%。水产品总产量6.47万吨,增长10.8%,其中:珍珠产量167.5吨,增长19.4%。全年出栏肉猪50.9万头,减少0.23%,肉牛0.54万头,减少6.9%,肉羊2.88万头,减少3.3%,肉类总产量4.59万吨,与上年持平。家禽出笼719.57万羽,增长2.4%,禽蛋产量2.04万吨,增长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缓慢。2007年,全部工业产值43.37亿元,实现增加值12.44亿元,增长4.7%,增速比上年低14.2个百分点。67家规模工业完成产值22.25亿元,实现增加值5.46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完成产值21.12亿元,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6.0%。

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1.62亿元,同比增长1.76%,产销率达97.1%。完成出口交货值0.7亿元,下降13.9%。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98亿元,增长1.68%,上交税金6906万元,增长33.2%,实现利润5856万元,下降8.78%。亏损企业10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187万元。

建筑业生产保持强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8.8亿元,增长21.6%,施工面积111.25万平方米,竣工52万平方米,建筑从业人员5317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1.22亿元,增长36.3%,非农户投资1.8亿元,增长77.5%,农村居民投资3.46亿元,增长15.3%。

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城镇投资9.54亿元,增长39.6%,其中:更新改造投资2.6亿元,增长3.7%。房地产开发企业13个,房地产投资1.68亿元,增长20.3%,施工面积43.21万平方米,增长102%,其中住宅15万平方米,下降7.3%,商品房销售面积6.06万平方米,增长60.3%。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01亿元,增长12倍;第二产业投资3.33亿元,下降29.3%;第三产业投资6.88亿元,下降14.2%。

五、贸易、物价、外经

消费市场活跃。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增长17.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18.5亿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销售额2.1亿元,增长19.8%。实现批发零售贸易增加值4.27亿元,增长9.6%,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0.94亿元,增长9.4%。

物价全面上涨。2007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6.06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5.6%,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13.4%。

招商引资有新进展。全县引进境内项目108个,到位资金20.95亿元,同比增长46.7%;外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17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完成出口创汇1212万美元。全县引进合同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1个。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84亿元,增长8%。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827.38公里,其中:二级9.705公里,三级36.059公里,四级653.431公里,等外1128.185公里;其中:县道147.018公里,乡道591.558公里,村道1088.804公里。拥有大货车1100辆,小汽车4200辆,低速汽车45台,农用车(三、四、六轮)1008辆,摩托车29000部,大中型拖拉机82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4521台。

邮政通讯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692万元,增长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63万元,电信业务总量5703万元,移动业务总量8367万元,联通业务总量2059万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25286户,小灵通用户19721户,宽带用户13564户。年末拥有移动用户127281户,联通用户446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