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实施"开放兴区、工贸强区"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统计,全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一、二、三产业占国民生活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1%、31%、34.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114元,比上年增加502元。但我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后劲不足,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增收困难;工业生产效益欠佳;有效需求不足,对外贸易徘徊不前;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等。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2001年我区农业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业中养殖生产比重逐年上升,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五个百万亩"工程初见成效。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0.1%。主要农产品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47.6万吨,减少了11.1%;棉花9870吨,增长了41%;油料46272吨,减少了0.3%;茶叶271吨,增长54%;水果60956吨,增长54.5%;出栏肉猪60.7万头,基本持平;出栏肉牛1.49万头,增长7.1%;出栏肉羊10.3万只,增长5.5%;出笼家禽1150.4万羽,蛋品产量5.27万吨,水产品产量46296吨,三项同上年相比略有增长;珍珠产量11203公斤,增长六倍多。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0180亩,四旁植树281万株,木材采伐9788立方米。 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化经营效果显现。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45.2万亩,比上年调减10.8万亩;优质稻面积49.6万亩。经济作物中,棉花达到了11.9万亩,增长8.4%;油料种植面积50.7万亩,减少2.1%;蔬菜和果用瓜面积为211859亩和20330亩,分别增长5.7%和23.6%。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草食牲畜、家禽和名优特优水产品快速增长,养殖业总产值达到了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56.8%。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水利建设方面,全年水利建设投入工日1150万个,完成土石方1030万立方米,全区完成年度工程投资7000万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7处,整修新建山塘3500口,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94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1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4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收获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呈快速增长态势。农村用电量10409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减4.1%,化肥施用实物量15.5万吨,比上年减11.4%。 乡镇企业发展稳步增长,2001年全区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8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利税总额9591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1年全区积极实施"兴工强区"战略,通过改革和招商,出现了工业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上交税收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的好势头,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限额口径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工业增加值27886万元,增长10.9%;实现利税总额8259万元,增长23.5%。在限额口径工业企业中:经委工业完成产值11281万元,增长15.7%;二轻工业2723万元,减少24.1%;部门工业5844万元,减少8.7%;乡镇工业47695万元,增长9.0%。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全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6家,入库税金过百万元的企业5家,过40万元的企业10家。 建筑业生产有所增长。2001年全区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5448万元,比上年增43.2%;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42215元/人,增长47.1%;房屋施工面积6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1.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34.3%。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全区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类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加快重点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达83966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9097万元,增长1.4倍;城镇集体投资1165万元,增长13.3%;农村集体投资39995万元,增长3.5%,城乡私人建房23409万元,增长12.1%。在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6214万元,增长21.2%;更新改造投资14288万元,增长3.4倍。 四、交通邮电 交通邮电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35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交通运输业完成全社会客运量108.4万人、客运周转量1095万人公里;货运量14.7万吨,货运周转量3160万吨公里,比上年均有所增长。邮电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4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倍。 五、市场贸易和物价 2001年,在国家启动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中趋升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零售额20.1亿元,增长10.4%;其它行业1.8亿元,增长8.9%。大型市场逐步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体,2001年,全区消费品市场成交额达80亿元,其中:亿元市场3个,商品成交额40亿元,占全区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0.0%。 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我区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仅完成3150万元,自营出口创汇仅28万美元。 市场物价继续低位运行。2001年居民消费指数为98.2%,定基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1年,全区各级财税部门科学理财、勤抓严管。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完成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23093万元,比上年增长27.9%。金融业不断强化和完善服务功能,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存贷大幅增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7亿元,比年初增加5.3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6.5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952万元,比上年增长25.9%,保险业务总支出2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8.1%。 七、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技活动日趋活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01年全区实施各类科技成果34项,组织各类学术活动6次,参加人数580人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数达21300人次,本年建立科普示范基地2个,示范乡镇3个,科普示范文明户555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