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东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及省、市的重大部署,面对各种困难,按照“产业强县、市场活县、质量立县、城镇兴县”的“二次创业”发展工作思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狠抓工业扭亏增盈,狠推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精神文明不断加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一、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17亿元,增长7.13%,其中第一产业18.18亿元,基本持平,第二产业21.98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31.01亿元,增长11.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10元,比上年增加419元,增长6.97%。 2001年,我县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小城镇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已发展到17个,增加2个。县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撤县设市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供给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经济自主增长内在动力不强,企业亏损仍然严重;农民增收困难;税收增长缓慢,财政困难状况仍未得到在效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不能完全到位。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2.8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粮食总产量410932吨,比上年减少8.42%;油料总产量11840吨,比上年增长5.73%;水果总产25095吨,增长101.45%;养殖业稳中有升,全年出栏牲猪121.06万头,增长1.73%;年末牲猪存栏59.27万头,增长1.49%;出栏牛0.4万头,增长14.29%;出栏羊0.52万只,增长15.56%;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21万吨,增长2.79%。 三、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生产继续稳定增长。2001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106.9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9.86亿元,增长18.02%。工业产品产销衔接仍很正常,产销率达98.3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县49家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只有10家亏损,实现利税3867万元,盈利企业盈利额1501万元。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四级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41.05%。固定资产投资额全年完成10.46亿元,增长1.0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1.39亿元,减少60.86%,集体经济完成0.39亿元,增长85.71,个体完成8.68亿元,增长32.92%。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全年客运周转量750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货运周转量45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4%,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0亿元,增长2.74%。全县年末拥有电话装机容量15.06万门,增长17.47%;电话用户10.82万户,增长7.55%;年末移动用户达6.90万户,增长35.92%。 五、内外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贸易额稳中有升。200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2亿元,增长2.30%;全年完成集市贸易成交额44亿元。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1年全年完成出口创汇152万美元,增长15.15%,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4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921万元,比上年增长3.21%,财政总支出28320万元,增长 14.20%。 金融机构努力改革金融服务,大力筹措信贷资金,存款余额持续上升。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83亿元,比年初增加15.5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32.09亿元,净增5.23亿元,增长19.4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56亿元,增长0.54%。从资产负债比例看,贷款余额为存款余额的35.06%,存贷比例严重失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公民投保意识逐步增强。年末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0.58亿元,增长11.54%,其中财产险收入0.14亿元,人寿险收入0.44亿元,分别增长16.66%、4.76%。全年赔付额0.34亿元,增长13.33%。 七、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研工作加强。2001年,全县共拥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2052人,比上年增加43人,科技成果4项。 各类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全县有职业中学10所,在校学生达2100人;普通中学74所,在校学生达84365人;小学329所,在校学生1123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全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5%,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1%,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事业机构50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7万册。电影放映单位15个,观众98万人次。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91个,卫生人员2643人,其中技术人员2326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507张,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2.25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28张。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县以上运动会人数1365人,达到国家锻炼标准人数16人,参加省级比赛获奖牌9枚。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人口数为117.63万元,其中非农业人口12.4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716人,出生率为10.09‰,死亡率为4.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 农民收入有所增长。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6元,增加80元,增长2.82%,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增加93元,增长3.24%。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8968元,比上年增加29.88%.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限制治理项目13个,投资31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