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武冈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武冈市统计局 2008年,武冈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52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15338万元、104647万元、205277万元,分别增长6.2%、19.0%、1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0%、19.9%、39.1%,其中第二产业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7733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和服务业增加值215338万元,增长6.2%。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4.54千公顷,粮食、蔬菜、瓜果、药材等作物种植明显扩大,优质稻种植率为58.7%。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其中省级2家)。完成治理病险水库19座、山塘6000口,新建防渗渠道148公里。建成通乡公路40公里、通村公路328.7公里、沼气池1608口,解决了0.9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169个村通路、37个自然村收看有线电视等问题。创建合格制学校6所、农村乡镇卫生院3所、乡镇敬老院3所,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改革稳步推进。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300万元;全市贫困人口较上年末减少0.12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7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9588万元、销售产值230480万元,分别增长25.6%和51.7%;产销率为98.6%;实现利润4692万元、利税16520万元,分别增长23.1%和5.5%;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6.4%上升到8.62%。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家,超过5000万元的有6家。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368万元,同比增长18.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049万元,增长12.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0.12万平方米,下降4.9%;竣工房屋面积30.49万平方米,增长6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444万元,比上年增长50.0%。按城乡分,城镇投资290588万元,农村投资86856万元,分别增长49.2%和19.1%。按产业分,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41907万元、206615万元、128922万元。交通、水利、能源、工业、城市基础建设成为投资重点。全市43个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76687万元,年内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09681万元。 五、交通和邮电通信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892公里。全年实现公路客运量700万人、旅客周转量65000万人公里;货运量1300万吨、货物周转量78000万吨公里。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4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3300万元、电信11072万元,分别增长13.8%和11.8%。年末拥有移动电话用户12.0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9.2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2.53万户、农村电话6.73万户。小灵通1.8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7963户。全年函件15356件,报刊累计数265.39万份,邮政储蓄平均余额116607.5万元,增长16.7%。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629万元,比上年增长23.2%,为近年来最快增速。按销售地分,市本级、市以下分别实现零售额118638万元、71991万元,分别增长28.6%、15.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180919万元,住宿和餐饮业9710万元,分别增长23.5%、18.1%。城市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规模化、连锁化趋势明显,农村商业网点增多,连锁超市不断涌现。全市拥有各类市场15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9个、农副产品市场1个、工业品市场1个,全年市场交易总额12.5亿元。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7万美元,其中出口57万美元。 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46560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增长5.3%。 七、城市建设 全市城镇人口16.9万人;城镇化率由上年的21.4%提高到22.42%,城市建成区14.21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2.2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1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22.7%、绿化覆盖率28.2%;供水能力2.6万立方米/日,自来水普及率70.1%;储液化气能力50吨、天然气6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32.0%;污水处理率10%,生活垃圾处理率50%;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4.1标台。完成城市规划修编,城市规划总面积35.5平方公里。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9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774万元、上划中央“两税”6362万元、上划所得税1987万元,分别增长16.3%、49.5%、-6.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88752万元,增长29.6%,财政支出总计93509万元,增长29.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4050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5.9%,其中,企业存款45111万元、储蓄存款462227万元,分别增长79.0%和26.6%。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77794万元,增长19.2%,其中,短期贷款96199万元、中长期贷款81595万元,分别增长9.2%和33.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1541215万元,支出为1447286万元。 全市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财产保险1628万元、人身保险7046万元。保险业务支出3659万元,增长22.0%,其中,财产保险960万元、人身保险2699万元。 九、科技和教育 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2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90%。全年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22万元,专利申请50件,授权21件。 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0791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0291人;小学在校学生66052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88人;幼儿园在校学生16443人。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0%、99.9%,辍学率为1.29%,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100%、92.8%。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新排剧目6个,下乡送戏演出78场,放映电影5848场。各类大型文艺表演和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全年开展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3次,销售福利彩票900万元。在全省运动会上,取得了1金4银3铜的好成绩。 完成了162个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78万户;广播电视新闻稿件在省台上稿2条,有500余篇新闻稿件在省级以上报刊上稿。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实有床位1271张,卫生技术人员16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5人、注册护士515人。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48例,总发病率219.73/10万。全年孕产妇死亡率23/10万,住院分娩率90.1%,婴儿死亡率3.23‰。全市无偿献血总献血量42万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