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双清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3 邵阳市双清区统计局

2005年,在双清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大力招商引资,加大技术改造,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引导投资和消费,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高,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2005年全区完成GDP为12953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207万元,增长7.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6235万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6094万元,增长10.7%。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11亿元,增长26.02%。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3:43.4:4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7%、59.81%、33.22%,贡献分别为1.05%、8.97%、4.98%。域内用电量为389451千千瓦时,同比增长9.21%,其中工业用电量211780千千瓦时,增长36.8%。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36.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拉动双清区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045万元,同比增长33.5%,实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2.1%,比上年提高38.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991万元,增长22.8%;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十五”期间迅速壮大,涌现了雪峰种业、宝庆肉联、中富油脂、浩天米业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其中雪峰种业、宝庆肉联、浩天米业3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逐步形成了果蔬、苗木、家禽、水产、牲猪、特养、草食动物等八大产业基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1人。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全区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18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新建沼气池、建成通村公路等11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安排“低保”资金、扩改建乡镇敬老院等7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业优势有待提高,缺乏核心骨干企业,工业产品竞争力有待加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

二、农业

农村种粮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31734.2万元,增长8.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完成产值9583.9万元、18.9万元、16203.9万元、1643.5万元、428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6.4%、-63.7%、4.9%、23.9%、2%。全区粮食总产量3.5537万吨,比上年增加0.9962万吨,增长38.95%。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32:0.1:61.9:6.0,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9.87万亩,同比增加2.589万亩,增长35.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8.76万亩,同比增加2.5046万亩,增长40%;豆类播种面积0.57万亩,增长6.6%,薯类播种面积0.54万亩,增长10%,高效经济作物中油料、药材、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分别为0.345万亩、0.105万亩、1.545万亩、0.285万亩,产量分别为401吨、499吨、30984吨、3750吨。

畜牧业养殖稳固增长。全区畜牧业增加值完成10652.2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发展牲猪23.22万头,同比增长5.8%,其中出栏16.29万头,存栏6.93万头,分别增长4.4%、9.3%;发展养牛1.2154万头,同比增长4.98%,其中出栏0.75万头,存栏0.4654万头,分别增长6.81%、2.15%;发展养羊1.19万只,增长7.47%,其中出栏0.78万只,存栏0.41头,分别增长10%、2.97%;发展家禽358.5万羽,其中出栏276.8万羽,存栏81.7万羽;肉类总产量15230吨,比上年增长16.98%,实现牛奶产量165吨,禽蛋产量171吨,水产品产量2280吨,增长3.78%。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500处,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水库除险加固4座,完成土石方100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新增保收面积0.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平方公里。全区共新建沼气池154口,完成市定任务的102.7%。共修建人饮解困工程95处,其中分解式供水工程85处,集中式供水工程10处。完成通村7条,共计10.9公里,投入资金125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企业改制成效明显,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全部工业完成产值157968万元,同比增长29%,实现工业增加值47546万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2964万元,增长42.6%,产值中重工业完成39520万元,增长40.5%,轻工业完成53444万元,增长44.23%,轻重工业占总产值比重分别为57.49:42.5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8045万元,同比增长33.5%。

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全区生产配混合饲料产量38518吨,增长13.42%;钢材产量15963吨,增长98%;水泥产量29000吨,增长70.59%;化学农药产量14356吨,增长113.44%;化肥(折100%)产量45975吨,增长52.73%。

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2.1%,提高38.4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总额6876.3万元,增长19.8%,其中实现利润2991万元,增长22.8%;资产负债率为45.2%。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区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7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000万元,其他产值16000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390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双清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稳健增长势态。2005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54万元,比上年增长59.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780万元,增长61.5%,非农户50万元以上投资3920万元,农户投资4154万元。

突出“兴工强区”政策,调整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增强经济活力。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2035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3.45%。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2500万元,饮料制造业210万元,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58万元,造纸及纸制品业3750万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4441万元,医药制造业580万元,化学纤维制造业730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90万元,专用设备制造业4400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00万元,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