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耒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规模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达60.8%,形成了“规模主导工业,工业主导经济”的格局,产业集聚集群初见端倪;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制鞋业、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支柱产业。我市成功地整合了市经济开发区与东江工业区,创建了余庆冶金工业园,形成了“两区一园”的工业布局。 建筑业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社会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09646万元,增长50.3%;实现增加值29994万元,同比增长35.2%。全年房屋施工面积651704万平方米,增长107.7%;峻工面积131319万平方米,增长144.5%;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2558万平方米,增长11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982万元, 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投资220032万元,同比增长32.7%。农村投资69950万元,同比增长10.6%。从投资用途来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9721万元,同比增长10.7%;更新改造投资84241万元,同比增长111.6%;房地产开发26415万元,同比增长55.3%。 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共完成通乡公路路基工程13.1公里,路面73公里,完成通畅村公路8个村29.8公里。通达村公路18个村,81公里,超额完成年度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任务。 五、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通讯业完成增加值109133万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各种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5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0%;客运周转量5.8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1%。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06300户,比上年增加4433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8.5部,宽带网用户4807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8132户。 六、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和对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1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城市180704万元,同比增长17.7%;农村(县及县以下)90431万元,同比增长13.1%。批发零售贸易零售额197417万元,同比增长14.1%。住宿、餐饮业73178 万元,同比增长22.2%。 市场物价由年初一路攀升的势头已得以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3.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增长2.1%。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3.8%。主要价格指标如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103.4 其中:食品 103.4 烟、酒及用品 99.8 衣着 102.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9.4 交通和通讯 99.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8 居住 112.6 服务项目 102.1 居民零售价格指数 103.8 其中:食品类 103.4 纺织类 103.5 中西药类及医疗 99.5 书报杂志类及电子出版物类 105.0 日用品类 103.2 燃料类 136.8 服装、鞋帽类 103.0 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 110.4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29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0%。实际引进内外资项目146个,资金21.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6.6%和19.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在全省排名第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年财政收入达51619万元,增长34.9%,为预算的119.51%。其中:市本级收入33433万元,为预算的117.05%,增长31.33%,财政总支出64686万元,增长2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