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攸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3 株洲市攸县统计局

旅游经济稳步发展。酒埠江风景旅游区全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增长11.19%,实现旅游总收入650余万元,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增收6000多万元。

五、国内贸易、物价和招商引资

商品市场继续繁荣。年内攸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3亿元,增长15.4%。其中县以上10.58亿元,增长15.6%;县以下11.65亿元,增长15.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59亿元,增长15.2%;餐饮业1.64亿元,增长17.9%。大型市场的商品交易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攸县2家亿元市场商品成交额6.04亿元,增长13.9%。

市场物价基础稳定。2005年攸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6%,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8%,房产价格指数为102.1%。

招商引资保持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312万美元,增长26.27%;实际利用外资2015万美元,增长23.4%。利用县外境内资金3.63亿元,增长4%,引进“爱乡回流”资金4.37亿元。攸县进出口额为180万美元,增长32.4%。

六、金融、财政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贷款合理增长。年末攸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89亿元,增加4.1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91亿元,增加3.06亿元,储蓄增长率为12.3%。贷款投向重点突出。攸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35亿元,增加1.2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4.11亿元,增加0.71亿元,工业贷款余额0.85亿元,减少0.5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59亿元,增加0.24亿元。

财政收支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攸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51亿元,增长38.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1亿元,增长35.4%,财政支出达到4.54亿元,增长22.96%。

各项保险不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969万元,增长13.9%,全年保险赔付额4698万元,增长18.6%。

七、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年内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3项。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产值12419万元,增长91.1%。全年申请专利16项,攸县科技入户率达到99%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2.5%。

教育事业快步发展。攸县拥有各类学校296所,在校学生8.7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4.6万人;普通初中入学率为100%。中学在校学生辍学率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14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0.03%。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攸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年内共举办各种文艺活动45余场次,送电影、送戏下乡达4785余场次。

广播电视积极发展。攸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履盖率为98%,广播人口履盖率为99%。

卫生事业稳健发展。攸县有医疗卫生机构56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卫生防疫机构1个,卫生工作人员3459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142人,其中医师1639人,护士、护师846人。攸县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698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数503张,村村设有农村医疗点。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攸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运动员共306余人。在全省体育比赛中获金牌12枚,银牌13枚,铜牌8枚。市级比赛中获金牌148枚、银牌103枚、铜牌65枚。

八、耕地与环境保护

耕地面积减少的势头明显趋缓。全年累计减少耕地103.7公顷,其中生态退耕100公顷,全年建设占用耕地3.7公顷。全年耕地减少速度比往年明显减缓。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710公顷,年内净增加耕地606.3公顷。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攸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5平方公里。新上一批清洁燃料、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城市环境项目,河、湖、空气、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继续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率8.3万吨,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达标率75.2%。全面启动了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楠水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水土保持工作得到加强,攸县森林覆盖率达54.5%,提高2.8个百分点。年末攸县自然环境保护区5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834公顷。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2005年,年末攸县总人口为75.23万人,比上年增加0.37万人(主要是公安户籍统计方法的影响),其中城镇人口21.69万人,乡村人口53.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04‰;死亡率为6.3‰;计划生育率为97.87%;自然增长率为5.68‰,增长0.27个千分点。获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攸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873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4716元,增长7.2%;经营净收入963元,增长1.67%;转移性收入3007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03元,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居住消费支出分别为835元、479元和682元,分别增长7.4%、65.6%和22.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70元,净增492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0元,增加388元,增长9.9%。其中工资性收入1992元,减少22元,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净收入1546元,增加265元,增长20.7%;家庭经营的第二、三产业净收入830元,增加436元;转移性和财产性净收入301元,增加8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950元,增加265元,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81平方米,增加1.97平方米,全部为砖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社会保障机制继续得到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启动和推进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民政救助能力不断增强。攸县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34125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数1119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35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3104人,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为8700人。

为民办实事承诺全面兑现。通过考核验收,省政府确立的8件实事、市政府确立的10件实事、县政府确立的8件实事中的省18项、市27项、县31项考核指标全部完成,其中省9项、市13项、县13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承诺如期如质如量兑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民办实事先进县”殊誉。

就业和再就业取得新成绩。攸县就业劳动力42.1万人,增加0.71万人。新增就业3760人,年内新安置失业人员1997人,安排“4050”人员就业470人,农村外出劳务人员达17.13万人,净增1.23万人,农村劳务总收入约达到16.8亿元,增加1.1亿元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