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来凤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全地域财政收入186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中央收入10043万元,增长2.8%;省级收入746万元,增长0.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59万元,增长5.8%;地方基金预算收入2598万元,增长3.0%。全部税收15428万元,增长3.6%,占全地域财政收入的82.7%。财政支出合计29164万元,增长18.2%。一般预算支出26566万元,增长19.9%。其中本级支出22022万元,增长8.5%。基金支出2598万元,增长3.0%。 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较大,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0494万元,比年初增加22362万元,增长2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1046万元,增加16709万元,增长22.5%。各项贷款余额81519万元,减少4625万元,下降5.4%。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内建成一中新教学楼、职中学生宿舍,完成一中学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9万平方米,新建和维修校舍1.37万平方米,寄宿制学校项目开工13个,建成2个,完成中小学饮水如厕工程54个、沼气池建设工程7个,建成部分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全县有各类学校90所,其中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小学78所。全县有幼儿园13所。普通中学招生6918人,其中高中103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7328人,其中高中2478人。普通小学招生人数3903人,在校学生31811人。 科技工作注重企业产品研发,促成一批企业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达成藤茶参含片、生姜速溶粉、魔芋深加工等10个技术合作项目,白花蛇项目达国内先进水平。结合结合特色基地建设,培训农民达8000人次。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177万元。 九、文化、卫生 文体工作加强民间艺术收集整理推介,我县被确定为民间艺术基地,南剧精品工程完成《西兰卡普》再创作、编排和赴省公演,我县体育代表团在州五运会上获团体第四名。广播电视工作基本完成乡镇集镇网络改造,城郊网络改造完成2400户,启动114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电视人口覆盖率95.6%,有线电视入户率23%。 卫生工作以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完成乡镇卫生院“三权”上划;公开招考30名农村公共卫生人员;新建20个边远村级卫生室,规范化整顿110个;新组建了卫生监督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县医院床位数604张,卫生机构人员965人。 十、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全县年末总人310042人。其中男性161084人,女性14895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108.1%。年平均人口309665人。年末总户数86929户。全年出生人口2521人,出生率8.14‰。死亡人口1497人,死亡率4.83‰。自然净增人口10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31‰。 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7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49人(困难人员就业396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7210人。年末就业人员18.5万人,其中单位在岗职工1.03万人。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8.4万人,第二产业1.3万人,第三产业8.8万人。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各类社会保险扩面3490人次,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500余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0.8万人。征收各类保费2586万元,累计支付各类保险待遇2585万元。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床位1230张。社会救济总人数2.9万人,城镇低保人员0.56万人,享受低保人员占救济总人数的20%。 居民收入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6元,比上年增加9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7元,增加62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5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91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9.6%,农村为49.9%。 注:1、生产总值为州核定数,不包含原烟厂数据。 2、人口总数为公安人口年报数,出生死亡为计生年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