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宣恩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2 恩施州宣恩县统计局

宣恩县统计局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宣恩,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239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928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0878万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7433万元,增长13.6%。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44.6:19.5:35.9调整为43.1:19.9:37.0。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见下图。

全年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下跌0.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1%,其中化学肥料价格上涨2.6%,农用机油价格上涨16.8%,农用种子价格上涨2.7%,幼禽家畜价格下跌3.0%,饲料价格下跌3.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5%,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3.9%。

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8.80万人,比上年增加0.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9.9万人,减少0.1万人;第二产业1.2万人,比上年减少0.7万人;第三产业7.7万人,增加1.5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4.85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工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大;社会就业压力大等。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084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种植面积4297公顷,比上年减少157公顷;烟叶种植面积4522公顷,减少43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812公顷,比上年增加70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4.17万吨,比上年增产4.7%;油料产量0.59万吨,增产1.7%;烟叶产量0.85万吨,增产1.2%;蔬菜产量10.68万吨,减产2%。全年主要农产品面积、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见下表。

全年生猪出栏32.63万头,比上年多出栏1.24万头,增长4.0%;年末生猪存栏26.4万头,同比增加0.59万头,增长2.3%;猪肉产量2.88万吨,同比增产0.21万吨,增长7.9%。

全年家禽出笼67.58万只,同比增加7.5万只,增长12.5%。牛出栏7233头,同比增加659头,增长10.0%。禽蛋产量0.21万吨,同比增加0.01万吨,增长5.0%。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5847公顷,减少620公顷;旱涝保收面积9400公顷,减少1372公顷;农村用电量2245万千瓦小时,增长8.8%;化肥施用量1.66万吨,增长11.4%;农业机械总动力10.3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89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4%。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270万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工业增加值11003万元,增长16.7%;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268万元,同比增长19.1%;工业产品销售率87.7%,比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12.5万元,增长20.7%;实现税金总额2044万元,增长39.1%;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7.95,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690万元,同比增长1%。全县4家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5629万元,增长5.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9万平方米,增长34.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12万平方米,增长3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4亿元,完成年预期目标的100.5%,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城镇投资项目完成投资68733万元,增长19.2%;房地产完成投资784万元,增长20.6%;50万元以上农村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478万元,增长127.5%。全年城镇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055万元,同比下降38.8%;在水电开发投资的强劲拉动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540万元,同比增长4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400万元,同比下降7.8%。

五、国内外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27179万元,增长16.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1500万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092万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8455万元,增长26.8%;其他行业零售额132万元,增长300%。

全县外贸企业出口创汇249.99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39.99万美元,增长127.3%。近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见下图。

六、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增加值6831万元,比上年增长9.2%。邮电业务总量3735万元,增长6.8%。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4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38.86公里。全县已通汽车的村261个,占93.5%,86.4%的村通达标公路,55.9%的行政村通油路。

本地电话年末用户35385户,增加17959户,增长103%,其中农村电话用户21029户,增长177.6%,全县己通电话的村达277个,占99.3%。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6900户,年末达到86400户,比上年增长45.2%。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12353万元,同比增收2348万元,增长23.5%。面对部门预算调标、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等因素,财政支出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原则,政权建设、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得到保障。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2737万元,比上年增加8291万元,增长33.9%。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款总量快速增长。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808万元,比上年增加23728万元,增长30.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6946万元,比上年增加13350万元,增长24.9%。贷款余额45848万元,比上年减少12519万元,下降21.4%。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49389万元,增长29.7%;累计现金支出371191万元,增长31.5%;货币净投放21802万元,比同期增加8828万元,增长68.0%。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示范基地的建成为全县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建成万寨富硒贡茶标准化示范区5000亩、黄金梨示范区7900亩、白柚示范区50000亩。

生产技术标准化进程加快。《竹节参技术规程》、《竹节参产品质量标准》、《宣恩皱皮木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黄金梨产品标准》等获省地方标准;《伍家台贡茶生产技术规程》被纳入2006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计划;贡水白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列入全省第三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