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恩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及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突出抓好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以中等城市规模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以恩施大峡谷和乡村体验休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建设等四大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市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 综 合 经核算,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2.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9.2%。从构成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的30.6 :26.9 :42.5变化为28.5 :29.2 :42.3。 二、 农 业 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特色产业不断发展。200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802万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42844万元,比上年增长0.2%;林业产值3009万元,比上年下降14.4%;牧业产值83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渔业产值443万元,比上年增长8.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55万元,比上年下降5.2%。 受上半年低温雨水偏多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减产,特别是夏收粮食作物产量减产严重。全年粮食总产量216346吨,比上年减产3.09%。其中,夏收粮食产量47136吨,比上年增产28.72%,秋收粮食产量169210吨,比上年增产7.7%;油料产量12079吨,比上年减产1.22%。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茶园面积达16.62万亩,比上年增加1.71万亩,茶叶产量4776吨,比上年增产8.62%;全年种植烟叶9.69万亩,比上年减少1.35万亩,产量12793吨,比上年减产5.12%;魔芋种植面积10.98万亩,比上年减少0.29万亩,产量137295吨,比上年减少1.69%;药材种植面积14.9万亩,当年采挖出售药材产值13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2%。 畜牧业生产平稳。全年饲养以牛羊为主的草食性牲畜21.87万只(头),出栏9.26万只(头);饲养生猪129.61万头,出栏70.73万头。畜牧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辖区全部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未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3%、20.04%;实现税金15316万元,实现利润1779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02%和76%。 规模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辖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已由上年的50家增加到56家。其中,中型企业4家。年产值在1000-5000万元的有24家,5000万元-1亿元的4家,1亿元以上的有4家。2007年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2219万元。 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为46.41亿元,总负债为26.1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2%,比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5.6%;总资产贡献率为11.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5.3%,比上年提高27.9个百分点。 完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135.87万吨、加工精制茶3796吨、生产化肥(氮肥、折纯)16162吨、采掘原煤9.56万吨、生产滚动轴承675万套、加工轻革21.4万平方米、全年发电44559万度、生产机制纸及板纸4611吨、加工生产金属切削工具32.27万件、生产软饮料14452吨等。 工业经济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明显,具有一定发展后劲。 规模工业企业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27017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产值单耗1.0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1.9%。 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拥有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32家,从业人员9892人,创造建筑业总产值101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投资结构明显改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年市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338561元,比上年增长68.2%。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91541万元,比上年增长55.5%;农村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0289万元,比上年增长20.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倍;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2730万元,比上年下降11.7%。 2007年全市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环境治理、美化亮化等主要建设项目为代表的城乡基础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深受百姓拥护和支持。全年城乡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36531万元。在城市,施州大桥本年完成投资1365万元,完成12对斜拉索;舞阳大街一巷黑色化工程、东风大道黑色化工程、公汽站台、城区道路红绿灯及监控设施工程、凤凰桥西广场、施州大道黑色化工程、航空大道黑色化工程、八一广场工程和凤凰大桥等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凤凰山森林公园开发本年完成投资678万元,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恩施连珠大桥完成投资200万元,工程已启动;体育馆路排水及路面工程,完成投资100万元,已完成下水道清淤,做沟墙及路面处理;施州大道(红庙段))道路改造完成投资150万元,正进行排水工程,管道安装;背街小巷6条改造完成投资200万元等。在农村,“一池三改”完成16000户,完成投资480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412万元;通乡油路完成投资990万元;农村乡村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资963万元等。 恩施经济开发区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续建和新开工工业投资项目达46个,全年完成投资79455万元,比上年增长89.6%。 房地产开发业继续快速发展。全辖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达124001万元,比上年增长124.9%。其中,住宅投资57311万元,比上年增长70%。商品房销售面积43.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8%。商品房销售额80159万元,比上年增长57.2%。 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不含私人投资),用于房地产业的投资125167万元,所占比重为38.4%;用于制造业的投资达47464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4.6%;用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的投资达45381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3.9%;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达16465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5%;用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的投资27740万元,所占比重为8%;用于农林牧渔业的投资5780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2%;用于教育、卫生事业的投资13506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4%;用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的投资22531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