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2 黑龙江省统计局

证券市场继续平稳发展。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3家、发行股票44只。全年有3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实现首发融资1亿元,再融资43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27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财产险收入56.7亿元,增长18.2%;寿险收入207.4亿元,增长2.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4.2亿元,增长14.7%。全年赔付额96.7亿元,比上年下降6.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7.6亿元,增长14.3%;寿险赔付金额53.7亿元,下降1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5.3亿元,增长2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年末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生1.8万人,比上年增长9.9%;在学研究生5.2万人,增长5.5%;毕业生1.5万人,增长12.8%。普通高校78所,招生21.0万人,下降2.6%;在校生70.9万人,增长4.6%;毕业生17.4万人,增长2.6%。成人高校19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6.6万人,在校生16.5万人,毕业生6.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5所,招生16.6万人,在校生39.0万人,毕业生9.4万人。普通高中429所,招生20.8万人,在校生60.8万人,毕业生20.7万人。普通初中1818所,招生39.0万人,在校生133.9万人,毕业生43.6万人。普通小学7202所,招生31.2万人,在校生190.4万人,毕业生3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2万人,在校生1万人。幼儿园4092个,在园幼儿42.5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51.4万人次。扫除文盲0.3万人。

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升。年末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19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8.3万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78.0亿元,增长7.4%,R&D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0.94%。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160项,应用技术成果1051项,软科学成果78项。受理专利申请9014件,增长13.0%;授权专利5079件,增长11.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071份,成交金额50.1亿元,增长19.9%。

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29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7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7.9万台件。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4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25个。地震台站43个,地震遥测台站37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各类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3个,文化馆130个,公共图书馆101个,博物馆62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有线电视用户498.3万户,比上年增长11.7%;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34.4万户,增长1.5倍。全省共有档案馆19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90万卷。全年出版报纸71436万份,出版杂志5290万册,出版图书5727万册(张)。

卫生服务能力有新提高。年末共有卫生机构85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0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5.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万人,注册护士5.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5个,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46个,卫生技术人员0.3万人。乡镇卫生院715个,床位1.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431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370.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各类世界冠军54个。在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141枚、银牌92枚、铜牌67枚。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获金牌23.5块,列全国第七位,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最好成绩。全年举办运动竞赛会110次,参加运动会人数9万人;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48‰,死亡率为5.4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6‰。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826万人。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如下: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总人口

3826.0

100.0

其中:城镇

2123.4

55.5

乡村

1702.6

44.5

其中:男性

1943.6

50.8

女性

1882.4

49.2

其中:0-14岁

464.1

12.1

15-64岁

2999.2

78.4

65岁及以上

362.7

9.5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6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30元,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06.8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41.3元,增长10.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5.3%;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1.4%。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4.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5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17.6万人,比上年增长6.8%。其中,职工586.6万人,增长0.5%;离退休人员331.1万人,增长20.0%。参加失业保险471.3万人,增长0.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44.3万人,增长46.2%。其中,职工594.8万人,增长3.9%;离退休人员256.5万人,增长18.8%。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4.5万人,增长2.4%。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3万张,收养人员4.9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83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90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3.4亿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1.6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5.8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面积45.5万公顷次。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97个,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20万公顷。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建成水污染防治项目92个,水质达标率54.6%,提高了9.1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好转。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903人,比上年下降12.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3,下降11.5%;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3.41,上升10.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3.77,下降23.4%;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157,上升25.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