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1 濮阳市华龙区统计局

2003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以工兴区”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克服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困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8566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962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4871万元,增长21.9 %;第三产业增加值37830万元,增长9.6%。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明显改变,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21.5:33.9:44.6调整为15.1:40.7:44.2。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03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7339万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5.3%,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非公有制增加值5872万元,占全行业增加值的  45.3%,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非公有制增加值20096万元,占全行业增加值的57.6%,比上年增长17.9%;第三产业非公有制增加值21371万元,占全行业增加值的56.4%,比上年增长10.5%。

市场物价呈稳中有升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5.7%;食品价格上涨5.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3%;居住价格总水平上升1.8%;衣着价格下降1.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6%;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6886万 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4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年财政总支出1687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3452万元,比上年增长21.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企业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

二、农业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农业生产受秋季洪涝灾害的影响,秋粮、油料、蔬菜产量因灾减产,但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加之农业产品的高产开发和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弥补了灾害损失,保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夏粮获得较好收成,但由于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秋季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年粮食总产量45971吨,比上年下降12.24 %。其中,夏粮27388吨,比上年减少92 吨,下降0.3%。夏粮的减产是由于种植面积减少263公顷和单产增加24.04公斤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秋粮18583吨,比上年减产6322吨,减少25.4%。油料总产量2708吨,比上年减少1626吨,下降37.5%,其中花生减少1637吨,下降38.3%。蔬菜产量79544吨,比上年减少17216 吨,减少17.8%。

畜牧业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4856吨,比上年增长8.3%;禽蛋产量完成17883吨,比上年增长27.9%。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8.8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5%;农用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辆分别达3210台和1850辆,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   32.0%;农村用电量1842万千瓦时,增长1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3493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2309万元,增长      37.9%;产品销售率达到98.0 %,比上年提高0.9 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共完成增加值11184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量的增加,2003年,全部工业企业户均产值309万元,比上年增加102万元,增长49.2%。

工业企业总体效益大幅度提高。2003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223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        66.3 %。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利润3847万元,比上年增长80.5%;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76万元,比上年增长47.6%。工业企业全年应交税金总额3032万元,比上年增长50.3%。

全部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13884万元,占全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1%,比上年增长21.2%。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2003年,全区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798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年工程结算利润3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利润总额2211万元,比上年增长26.1%;上交税金总额1247万元,比上年增长93.3%。

2003年,全区非公制建筑业增加值6212万元,占全行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6%,比上年增长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52万元,比上年增长33.0%。其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资完成12748万元,增长29.0%;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661万元,增长16.9%;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本年竣工房屋价值12324万元,是上年的2.7倍;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519万元,增长9.3%。从投资方向上看,用于第一产业投资121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0.2%;第二产业投资5798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11.8%;第三产业投资43333万元,占全部投资总额的   88.0%。

五、国内外贸易

各类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发展。2003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85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增幅居全市前列。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813万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2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他行业零售额6087万元,增长12.1%。个体消费品零售额86828万元,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5%。

全年利用外资形势较好。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5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0万美元。其中:工业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万美元;建筑业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5万美元。

六、金融业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71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2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064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其中长期贷款6434万元,比上年增长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