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沁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焦作市统计局 2008年3月7日9:23 2007年,沁阳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党抓经济、核心抓工业、重点上项目、全力创环境”的工作思路,围绕“创新优势、提升水平、跨越发展、领先进位”的工作要求和“雄踞焦作、领先河南”的奋斗目标,以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第一产业9.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102.9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42.8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63.3:29.9变化为6.3:66.2:27.5,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63.3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1.4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0.5万亩,比上年增加0.6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加0.8万吨,增长2.8%。其中,夏粮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7%;秋粮产量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增长31.2%;产品销售率达到99.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玻璃钢行业实现增加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造纸机械行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2%;皮革行业实现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9.0%;铝行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293.2%;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电动车行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6%。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电解铝比上年增长434.3%,造纸机械比上年增长45.3%,工业锅炉比上年增长24.2%,皮革比上年增长2.8%,机制纸及纸板比上年增长15.6%,农用化肥比上年增长23.4%,浓硝酸(折100%)比上年增长1573.0%,塑料制品比上年增长70.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实现利税62.1亿元,比上年增长63.9%;实现利润3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3%;综合效益指数为395.6,比上年提高98.7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市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2.0亿元,比上年增长49.7%。 五、国内贸易 全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六、财政和金融 据该市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税收收入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9.0%,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67.0%。财政支出9.04亿元,比上年增长44.7%。 据该市人行部门统计,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各项贷款余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0亿元,比上年增长8.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据市交通部门统计,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4%;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0%。 据该市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18.42万人,比上年增长39.9%,其中,境外游客1.01万人。全年旅游总收入0.7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据该市教育部门统计,全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0.33万人,在校生0.90万人,毕业生0.30万人。普通初中学校招生0.67万人,在校生2.35万人,毕业生0.7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0.68万人,在校生4.07万人,毕业生0.69万人。全年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136.9万元,比上年增长307.5%,资助困难学生11.1万人次。 据该市科技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申请专利218件,授权专利5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87.0%和4.2%。签订技术合同9项,成交金额0.13亿元。 九、文化、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电视台1座,教育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3.0万户。 据该市卫生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其中,农村乡(镇)卫生院1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4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53人,注册护士404人,床位980张。全市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合农民33.2万人,参合率达到94.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物价、社会保障 据该市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4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万人,占19.4%;农业人口38.9万人,占80.6%。据市计划生育部门统计,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率为5.53‰,自然增长率4.95‰。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6元, 比上年增长22.6%,增幅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7077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5604 元,比上年增长19.8%,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621元,比上年增长30.3 %。 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彩色电视机140台,洗衣机96台,电冰箱96台,固定电话86部,移动电话132部,家用电脑26台。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3%;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0.76%。 据该市劳动部门统计,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