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阳谷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9 聊城市阳谷县统计局

五、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持续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4%。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98亿元,增长35.9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81亿元,增长12.3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54亿元,增长26.4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4亿元,增长33.52%。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零售额24.04亿元,增长14.97%,增长幅度高出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4.57个百分点。

城乡市场兴旺发展。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14.04亿元,增长14.7%,市场份额达到43.98%;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7.89亿元,增长15.84%,市场份额达到56.02%。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851万美元,其中出口6474万美元,增长60.9%;进口4377万美元,增长8.8%,实现贸易顺差2097万美元。年末全县拥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0家,比上年增加5家。

六、 交通运输、邮电业

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7219万人公里,增长15.01%。公路货物运输量达218万吨,增长55.71%;货运周转量30802万吨公里,增长68.68%。

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2006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4925万元,移动电话用户16.66万户,增长44.5%。互联网用户9683户,增长61.76%。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999万元,增长19.15%。函件490.99万件,增长151.8%。特快专递19.4万件,增长73.21%。

七、 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45万元,增长20.18%。全县共完成各项税收27461万元,增长20.11%,其中国税完成17432万元,增长23.07%;地税完成10029万元,增长15.28%。地方财政支出46886万元,增长20.52%。其中科技三项费支出727万元,增长52.41%;城市维护费支出1000万元,增长49.93%;教育事业费支出11564万元,增长5.18%。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60.97亿元,比年初增加7340万元。其中企业存款3.71亿元,增加3227万元;居民储蓄存款50.95亿元,增加6.5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85亿元,增加6.04亿元。短期贷款41.24亿元,增加5.94亿元;中长期贷款2.61亿元,增加2390万元。

保险业发展迅速。2006年全县有保险公司12家,比上年增加2家。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62万元,同比增长16.48%;中国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05万元,同比增长10.2%。

八、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0所,招生数15245人,在校学生达51071人;普通小学183所,招生数9189人,在校学生5420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0人;职业学校招生1557人,在校学生4287人。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继续发展,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个,县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平均每日播出11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91小时,城区有线电视用户1.48万户,增长6.47%。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

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年末共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医学教育机构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299张,增长4.34%。卫生技术人员2247人,增长5.49%。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88人,增长10.99%。公共卫生“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增强。

九、 人民生活与物价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6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元,增长14.2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67元,增长16.4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含乡镇办属单位)10273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恩格尔系数为28.26%。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6.16%。食品消费追求高档,家庭耐用品趋向高档化、智能化。市场物价走势平稳。2006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40%。

十、 人口与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总人口760035人,比上年增加3539人,增长047%。人口出生率为936‰,死亡率482‰,自然增长率454‰。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企业参加养老保险职工23580万人,比上年增长1064%,收缴率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职工6656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100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589人,收缴医疗保险费675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370万元。工伤保险人数13366人。农村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参保农民4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