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9 日照市东港区统计局

2003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提升标杆,干事创业,努力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9.54亿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7.2%,三次产业比由于去年的32:34:34转变为28.9:37.1:34.0。农民人均纯收入3308元,增长5.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606万元,同口径增长17.65%。

一、农业

2003年,全区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工作力度,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8733万元,同比增长10.35%,其中:农业产值105757万元,林业产值8323万元,牧业产值58724万元,渔业产值95929万元。

农作物受去年秋季干旱少雨播种面积减少以及入夏以来雨量偏多,光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单产基本增长,总产略有下降的趋势。全年粮食作物面积比去年减少81205亩,总产254367吨,减7%。小麦单产322公斤,比上年增20公斤,增长7%;总产107058吨,减7%。秋收作物单产410公斤,比上年增6公斤,增长1.5%;总产147309吨,减7%。其中:玉米单产371公斤,比上年增16公斤,增长4.5%,总产69389吨,增10%;地瓜单产501公斤,比上年增6公斤,增长1%,总产62610吨,减17%;稻谷单产442公斤,比上年增1公斤,总产7341吨,减45%;大豆单产260公斤,比上年增15公斤;总产7469吨,减2%。花生单产269公斤,比上年增7公斤,增长3%;总产67905吨,增长14%。烤烟单产136公斤,比上年增8公斤,增长6%,总产1077吨,减15%。茶叶总产量1824吨,增长21%。水果总产量70345吨,增长2%。蔬菜、瓜类总产232569吨,增长4%。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区共完成成片造林面积92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0%。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2003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8176吨,增长7%;禽蛋总产37042吨,增长8%;大牲畜年末存栏2.06万头,增长1.4%;肉猪年末存栏20.45万头,减2.0%,出栏28.7万头,增长7%;羊年末存栏28.2万只,增长9.0%;实现蚕茧总产2654吨,增长9%。

渔业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5.3万吨,比去年增长2.3%,其中海水产品15.11万吨,淡水产品0.19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59.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达到28464台。农村用电量11941万千瓦时,年末耕地面积46119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4854吨。

二、工业

2003年,全区紧抓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这一经济生命线,不断加大工业优先发展力度,全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3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增加值4.08亿元,增长34.1%;实现销售收入121934万元,增长50.8%;实现利税9008万元,增长45.7%;实现利润4736万元,增长55.8%。

三、固定资产及建筑业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大项目的陆续投产,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区及区以上投资累计完成7.8亿元,同比增长55.4%;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累计完成3.5亿元;50万元以下投资5.1亿元。受投资拉动,建筑业稳步增长,年末全区共有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2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4810万元,同比增长37%。

四、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省道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82.1公里,其中国道51.1公里,省道131公里。率先在全市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车,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2003年,全区进一步提升邮电通讯业公用通信能力,发展邮政新型业务,普及现代化的通讯手段,邮电通讯业增势强劲,全年共完成电信业务总收入完成3.4亿元,增长32.0%。全区实现城市电话程控化,局用农话程控率达100%,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17.8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2003年,全区实施一系列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努力克服“非典”对消费市场的冲击,全区消费市场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亿元,同比增长14.1%。在各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5004万元,增长14.4%;餐饮业零售额19742万元,增长13.3%;其他行业零售额9985万元,增长11%。

六、对外经济贸易合作

2003年,全区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4家,实际利用外资2796万美元,同比增长117.4%,自营出口8371万美元,同比增长53.2%,合同利用外资3633万美元,同比增长69.3%。

国内和国际旅游快速发展。2003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4%,全年旅游收入10.3亿元,增长25.6%。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支平衡。2003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606万元,同口径增长17.65%,财政支出27491万元,同比增长6.74%。

金融形势平稳运行。2003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5亿元,增长11.5%;贷款余额28.5亿元,存款大于贷款20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4.8亿元,增长24.5%。

八、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2003年,全区工业废水处理量26万吨,处理回用量15.8万吨,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量为24.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九、教育、文化、卫生

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中等教育稳步发展。2003年全区普通中学校数达到51所,其中初级中学41所,高级中学7所。普通中学班数达1015个,其中初中798个,高中217个。普通中学在校生达59317人,其中初在校生45338人,高中在校生13979人。教职工达到4438人,其中专任教师3812。职业中学校数达到4个,毕业生998人,在校学生3190人,教职工331人,其中专任教师270人。

初等教育发展较快。2003年小学学校达到175所,在校生47796人,毕业生1214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教职工3172人,其中专任教师2951人。幼儿园达到390所,813个班,其中学前班77个,在园幼儿达20798人,其中学前班3024人,教师123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8人,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