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玉山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9 上饶市玉山县统计局

2003年,玉山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核心战略,为实现玉山在江西东部的崛起,挤身全省经济强县而努力拼搏,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4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4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62320万元,增长38.09%,工业增加值41102万元,增长39.8%;第三产业增加值54532万元,增长8.3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4%、31.9%、35.6调整为29%、37.9%、33.1%。人均国内生产总总值为3020元,比上年增加404元,增长15.44%。全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8311户,比上年增长8.12%;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9097人,比上年增长24.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收入增幅不大,农村市场不够活跃,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早稻种植面积继续压缩,传统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增加了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种植。全县农业总产值74810万元(老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3.99%;其中农业产值35107万元,增长11.6%;林业产值8577万元,增长9.6%;牧业产值15218万元,下降17.20%;渔业产值15908万元,增长11.44%。

林业生产加快发展。全县各地把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快了植树造林,森林面积不断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较多。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9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4.8%。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出栏肉猪166489头,肉类总产量17764吨,年末生猪存栏117458头,耕牛年末存栏10023头,羊年末存栏2352只,家禽年末数78.54万只。

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2003年水产品产量18800吨,比上年增长5.0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3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功力10.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9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372吨,农村用电量2884万千瓦时。

三、工业

工业生产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25880万元,比上年增长3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0793万元,增长86.84%,并初步形成了建材、轴承、轻化、食品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系。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看累计实现利税7288.8万元,增长250.59%,利润总额为3728.6万元,是上年的17.62倍。

建筑业生产发展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993万元,比上年增长45.99%,全县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530万元,增长300.9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随着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投资需求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91.2%。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2357万元,增长107.68%,全民更新改造完成34041万元,增长199.2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强劲,商品房购销两旺。全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97%,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社会客运量3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6%;货运量217万吨,全社会客运周转量10329万人公里,货运用转量11097万吨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新型业务不断推出。邮电业务总量完成82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1.65%。电话用户57465户,移动电话用户31000户,比上年增长38.39%。全县电话普及率22部/百人。邮电通讯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六、国内贸易

全县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2%。县城消费品零售额46925万元,增长14.0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656万元,增长11.0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完成80918万元,增长70.81%;饮食业完成5446万元,增长12.64%;其他行业完成2217万元,下降91.62%。

七、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供货出口贸易总额700万美元,全年招商引资139445万元,增长105.52%。

旅游业继续发展。2003年,到我县参观、旅游人数达29700人,旅游总收入达6780万元。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形势良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788万元,比上年增长25.1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工商税收入9933.4万元,增长30.37%,农业税收入1265.1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5874.9万元,增长15.82%。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220321万元,增长16.02%,全县各项贷款余额119999万元,增长20.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8320万元,增长13.15%。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624万元,比上年下降8.44%,承保额达433481万元,下降15.99%,已决赔款款额为946万元,增长31.39%。

九、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全县有各类学校424所,其中普通中学3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22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9281人,比上年增长5.67%;小学在校学生数44649人,下降9.39%。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县共有广播电视站18个,建有线电视系统32个,卫星地面接收站135个,电视插转台52座,全县广播覆盖率为90%,电视覆盖率达92%。

县有线电视台播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其中采制《长短访谈》52期,《生活时空》52期,电视用稿1326条。县电视用稿市以上新闻系统494条,省台84条,市台410条,电视稿获市以上奖5篇。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卫生部门医疗机构517个,医疗卫生部门共有病床882张,专业技术人员1495人。

十、人口与生活

2003年全县总人口为545155人,比上年增长0.93%,全县人口出生率为9.48‰,死亡率为2.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9‰。

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在岗职工18572人,职工年平均工资9812元,增长10.15%,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8.5元,比上增长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