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上饶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09 上饶市上饶县统计局

上饶县统计局

2007年,上饶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化为核心,朝着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新型工业化生态园林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谐平安上饶县和全省基层组织先进县”五大目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问题,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综合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年生产总值(GDP)为4384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317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237033万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098万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15.1∶54.1∶30.8,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人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416元,比去年多964元,增长17.6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63983万元,增长33.0%,占GDP的比重达60.2%,提高6.5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已成为上饶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007年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去年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438448 14.9

第一产业 66317 5.6

第二产业 237033 19.5

工业 205066 22.7

建筑业 31967 2.1

第三产业 135098 12.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5313 12.1

批发和零售业 27632 12.1

住宿和餐饮业 4897 16.1

金融保险业 15340 13.2

房地产业 10128 6.2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21813 12.8

非营利性服务业 19975 14.3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年财政收入43667万元,增长33.6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1.13个百分点,达到9.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159万元,增长33.7%。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累计完成税收收入39637万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90.77%,比全市水平高出6.3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95626万元,增长60.05%。一般预算支出8050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9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1629万元,教育支出2367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1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734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388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0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64万元。乡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乡镇财政总收入达28655万元,增长36.3%,乡镇财政收入平均达1303万元,较上年平均增加348万元。全县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的乡镇达到9个,占乡镇总量的40.91%。其中,枫岭头镇达5420万元,实现了我县5000万元以上零的突破,其它依次是旭日街道办(3359.6万元)、郑坊镇(2499.2万元)、石狮乡(2001万元)、茶亭镇(1790.7万元)、皂头镇(1543.2万元)煌固镇(1418.3万元)、田墩镇(1340.2万元)和石人乡(1041.5万元)。县本级财力快速壮大,2007年达13703.8万元,增长34.8%。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县从业人员38.17万人,比上年增加2.8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4.8万人,增加0.2万人;第二产业8.56万人,增加0.88万人;第三产业14.81万人,增加0.31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总量不大,人均经济指标偏小,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人口、资源、能源的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改善民生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趋势仍未改变,部分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4077万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5.26%。

农业生产发展有升有降。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93364亩,农作物油料种植面积28318亩,棉花种植面积510亩,蔬菜种植面积110199亩。全年粮食产量166366吨,比上年增产1.82%。农作物油料产量2767吨,下降3.2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产量分别为144211吨和3570吨,分别增长6.69%和33.16%。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66366 1.82

油料 2767 -3.22

其中:花生 1114 2.2

油菜籽 1433 -5.22

茶叶 308 91.3

蔬菜 144211 6.69

水果 3570 33.16

林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县实现林业产值15669万元,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955亩,油茶籽10695吨。

畜牧业生产回升,渔业生产稳定。由于中央和省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半年全县生猪呈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3066万元,同比增长35.2%。生猪出栏127996头,家禽出笼11026百只,牛存栏17212头;肉类总产11931吨,增长3.19%,其中,猪肉产量10223吨,增长3.03%。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水产品产量15180吨,增长10%,其中,淡水养殖产量13460吨。水产品养殖面积46890亩,同比增长2.36%。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农业企业11家,达到95家;建立水稻、蔬菜等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50万亩,新增绿标9个,达到97个,位居全省第一,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荣获“中华蜜蜂之乡”、“全省农产品加工先进县”等称号。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92903千瓦,比上年增长15%。农用运输车1250辆,农用拖拉机1950台,增长8.3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2658吨,增长3.36%。农村用电量4299万千瓦小时,增长7.53%。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完成1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夯实。新建上泸、望仙等一批35KV变电站;完成乡村道路硬化214公里,新增28个行政村完成公路硬化,行政村通达率达81%,新增铁山、罗桥、煌固、四十八等4个乡(镇、街道)实现村村通。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深入开展,181个试点村村庄整治全面完成,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茶亭南岩村、皂头三联村、枫岭头永乐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获得“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