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万载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9 宜春市万载县统计局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6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3.5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10.3万余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4219户,增长24.12%。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62.31万元,增长12.70%。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绿色、红色旅游进一步挖掘。已开发的景点有:竹山洞旅游风景区、九龙漂流、仙源“红色之旅”风景旅游区等。位于仙源乡的湘鄂赣革命旧址群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把旅游区已列入省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210公顷。

六、对外经济

2006年,对外贸易增势强劲,万载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100万美元,增长12.12%;其中外贸部门出口1850万美元,增长18.89%,生产企业出口250万美元,减少20.15%。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烟花鞭炮、电器、荞头、有机姜、桔子罐头等。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年招商签约资金125000万元,招商实际到位资金89080万元,全年共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90个,其中上千万元的项目25个,上亿元的项目3个,引进市外资金89080万元,引进外资1700万美元。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51730万元,比年初增加36180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306万元,比年初增加184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851万元,比年初增加20980万元,增长11.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11920万元,比年初增加16124万元,增长16.83%,短期贷款90604万元,比上年增长3.90%,其中,工业贷款余额5156万元,农业贷款34414万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2902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76127万元,增长11.29%,金融机构现金支出680017万元,增长11.57%。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897万元,增长11.62%,其中:财产保费收入817万元,增长19.6%;人身保费收入5080万元,增长10.43%。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万载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538人,比上年减少290人,其中女工生育保险7818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9703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6404人,比上年增加404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年末,万载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320人,比上年增加229人,获得和晋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6714人,其中:高级560人,中级1884人,初级4270人。

科技活动也日趋活跃。全年共有8项科技项目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市以上科技三项经费64.5万元,全年重点抓的几个主要项目是:有机食品水稻、毛豆、木姜标准化试验示范,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氧化氢酶新工艺(江西金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康安一号”新型氧化剂开发(江西美泰化工有限公司),HDZ-100K型装盒机中试(江西万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教育事业开创新局面。2006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有3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普通高等院校上线人数1627人,其中:一本155人,二本以上543人,三本以上621人。万载县共有各普通和职业高、初中毕业生6240人,万载县在校学生73961人,其中高中6736人,初中16448人,小学41572人。万载县招收高中生2217人,初中生5442人,小学生8028人,小学生入学率99.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万载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个,从事文化事业专职人员95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3.4万册,图书总流通量10万人次,全年电影放映达1400余次,观众人数48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万载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08个,万载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3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0.8万户,广播电视稿件获得市以上奖励的有5篇。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万载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7所;卫生技术人员1046人,其中执业医师375人;万载县年末拥有医疗床位918张。万载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所,卫生技术人员101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年举办了万载县性各类体育竞赛21次,参赛运动员38000人次。万载县运动员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11枚。经国家体育局批准,“雪炭工程”援建体育馆项目正式落户万载县,体育场地缺乏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社区体育、农村体育、老年体协蓬勃发展。县体委2006年被省体育局授予江西省“全民健身周”先进单位号。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坚持环保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严格环境管理,强化污染整治。一是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二是切实解决锦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三是扎实抓好社会各层面的环境教育。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镇人居环境创建工程,万载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年报统计,2006年末万载县总人口为481904人,其中,农业人口355805人,非农业人口126099人;年末总户数138794户,其中乡村户106198户。据县计生委统计,万载县人口出生率为12.07‰,人口死亡率为4.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9‰。
职工工资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万载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102元,比上年增加1602元,增长12.82%,农民人均纯收入3246元(农调队数),比上年增加78元,增长2.1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837元,增长11.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89%。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乡居民新建住宅面积31.77万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4.49万平方米,万载县人均新增住宅面积0.6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