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2004年,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招生4190人,在校学生14893人,比上年增长26.4%。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招生3306人,在校学生8852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2991人,增长4.7%,初中升学率64.1%。普通初中在校学生47494人,下降3.7%,初中入学率87%。在校小学生8155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技队伍日益壮大。2004年末,区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51人,其中中级以上2785人,初级4784人。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有23个项目列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其中有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区级科技进步奖。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繁荣。2004年,有438篇文学作品在各级媒体上发表,其中国家级37篇;省级126篇;有42篇作品在全国各地获奖。举办各种文艺活动39场,其中宜春评话《小平小道》荣获全国第七届艺术节群星奖。宜春市第二届艺术节我区收获颇丰,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创作奖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图书馆藏书13.5万册,其中图书11.2万册。 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著。2004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62个,病床3555张。卫生技术人员2701人,其中医生894人。农村设置医疗点324个。 体育事业成绩斐然。2004年,举办各类运动会5次。参赛运动员2000人次。获省级少儿系列达标赛奖牌50枚,其中金牌15枚,银牌15枚,铜牌2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96.7万人,比上年增长0.95%。其中非农业人口24.77万人,占总人口的25.61%,增长4.49%。全年出生人口11078人,出生率为11.51‰;死亡人口2911人,死亡率为3.02‰;自然增长率为8.48‰,下降3.3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2元,增加616元,增长9.5%;其中人均工薪收入4756元,增长1.3%;经营净收入423元,增长67.4%;财产性收入32元,增长25.1%;转移性收入2363元,增长3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24元,增加376元,增长14.2%;其中工资性收入1480元,增长9.1%;家庭经营纯收入1481元,增长17.8%;财产性纯收入9.5元,增长165.4%;转移性纯收入53.3元,增长80.3%。浪费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00元,增加425元,增长8.5%;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236元,增长12.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5元,增长45.4%;交通和通讯支出489元,增长0.8%。农民人均消费支出2381,增加22元,增长0.9%。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80台,固定电话41部,移动电话47部。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41.4%;农村为53.3%。居民住房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3.01平方米,增加1.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面积48.60平方米,增加3.26平方米。 注:①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②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