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福鼎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3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44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2%,其中22万伏输变电工程、沙埕港杨岐3000吨交战码头、乡村公路硬化,前岐垦区土地整理、福建永宝特钢阀厂、福建有氟密泵阀、惠泉啤酒六扩十、丰泰化油器和永大合成革等9项重点项目已竣工,检察技术侦查综合楼、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汽车北站、原交通大院改造和福华茗苑实现封顶,星火工业园文渡片区、铁塘里工业小区二期、星火工业园二期、太姥山旅游公路网和番岐头围垦等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38109万元,增长10.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419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公路6198万吨公里,增长13.5%;水运68000万吨公里,增长15.2%。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53788万人公里,增长19.2%,其中公路53170万人公里,增长19.2%;水运618万人公里,增长15.9%。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5.1%,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4.0%。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59352门;城乡电话用户到达数172346户,当年发展电话户数6228户,增长3.7%;电话普及率已从上年的29部/百人增加到30.5部/百人。数据通信业务快速发展,互联网宽带用户发展到13344户,当年净增1432户,增长12.0%。 旅游市场继续拓展。全年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接待港澳台及外国人游客425人次,其中外国游客54人次,港澳台游客371人次;全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3.2亿元,增长18.5%。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2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9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2693万元,增长16.6%,其中,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和个体户商品零售增幅较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6170万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42703万元,增长15.5%;其他行业零售额6885万元,增长6.4%。城镇市场增长快于农村。全年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40287万元,增长17.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1993万元,增长13.6%。 对外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年出口总额23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9%。新批“三资”企业4个,增资扩股企业2家,合同外资额2006万美元,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784万美元,增长132.0%。 七、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6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3095万元,增长14.6%。税务部门组织直接税收收入30809万元,增长10.2%,其中,国税部门组织直接税收收入14230万元,增长22.0%;地税部门组织直接税收收入16579万元,增长1.8%。 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1413万元,比年初增加34986万元,增长13.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7898万元,比年初增加1413万元,增长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5764万元,比年初增加27433万元,增长15.4%。各项贷款余额267606万元,比年初增加33864万元,增长14.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3502万元,比年初增加18189万元,增长19.1%;中长期贷款余额153947万元,比年初增加15538万元,增长11.2%。在短期贷款中,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2601万元,工业贷款增加128万元,商业贷款减少617万元。在中长期贷款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快速增长,余额为117448万元,比年初增加20428万元,增长21.1%。银行现金保持净回笼,全年累计回笼现金47270万元,比上年多回笼2304万元,增长5.1%。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承保额812892万元,比上年增长5.7%。保费收入10507万元,增长5.1%,支付各类赔款2136万元,下降0.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1781人,比上年新增1024人,其中高级职称404人,新增27人;中级职称3046人,新增276人;初级职称8331人,新增721人。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取得一批成果。2005年省重点科技项目“青少年科普器材—透视成像演示天文望远镜系列产品研发”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福鼎芋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国毛虾、丁香鱼半脱水加工工艺及气调保鲜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区域试点”、“Z-IA型冲制式电动轮毂”等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福鼎槟榔芋提纯复壮及高优栽培技术研究”成果通过有关专家技术鉴定。全市现有民营科技企业24家,10家企业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企业对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设有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37917人,共招生13112人,毕业生8735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127人,共招生4127人,毕业生2563人;初中在校学生25790人,共招生8985人,毕业生6172人。职业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4261人,共招生1738人,毕业生1112人。设有小学学校(含教学点)361所,在校学生52092人,共招生5164人,毕业生9411人。幼儿园58所,在园幼儿86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00人。全市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9.92%,小学生升学率95.47%。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全市共有职业技术学校81所,在校学生4208人。成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291人。成人小学45所,在校学生1619人。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当年新增普通中学校舍面积14309平方米,新增普通小学校舍面积5990平方米。中学计算机达2033台,图书藏量33.66万册,电子图片藏量876片;小学计算机1385台,图书藏量53.45万册,电子图片藏量1766片。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全面发展。年末全市设有专业艺术团体2个,全年共演出102场次,观众人数达9800人,市、镇(乡)文化馆(站)15个,有图书馆1个,藏书量6.2万册,年外借量8.2万册次,阅览室座席260张。全年共放映电影98场,观众13100人次。 年末全市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9%,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千户,使我市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6.8万户。 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1个,医疗实有病床976张,卫生技术人员1095人,其中执业医师360人,助理执业医师87人,注册护士299人。全市每千人拥有1.94名卫生技术人员,1.73张医疗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