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移动电话和无绳电话已成为公众的消费热点。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23万元,增长12.1%。电信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不含网通、铁通电话、下同)达4.88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20部;小灵通1.8万户;宽带1.48万户,增长34.5%。以公众通讯网为主体、专用通讯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讯网日趋完善,网络结构朝着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

六、国内贸易与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5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创98年以来新高。从行业看: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5174万元,增长28.4%,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业43274万元,增长69.2%;限额以下贸易业零售额111900万元,分别增长17.5%。②餐饮业零售额19740万元,增长20.2%,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2073万元,增长2.5%;限额以下餐饮业17667万元,增长22.7%。③其他行业零售额3644万元,增长16.4%。

市场价格总水平呈上升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2%;消费品价格上涨6.6%;服务项目价格下降4.0%。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出口创汇平稳增长。全年出口创汇913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达8012万美元,增长14.2%;实际利用外资达2252万美元,增长9.5%;合同利用外资2376万美元,增长10.0%。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小吃文化城于“12.8小吃节”投入使用,淘金山、大小佑山森林公园、松柏岩等旅游景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年共接待游客人数39.25万人次,增长27.8%;实现旅游收入2.33亿元,增长12.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平衡。2008年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税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560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3417万元,增长21.7%;基金收入24188万元,增长32.1%;上缴中央收入22653万元,增长8.3%。全县财政支出43286万元,增长14.9%。

金融形势运行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1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01亿元,增长2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0亿元,增加5.98亿元,增长23.3%。年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49亿元(不含世行,农发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比上年末增加7.43亿元,增长15.3%。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9893.7万元(不含太平洋、中华、新华保险等),比上年增长32.6%;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5122.9万元,增长56.2%;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2008年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年组织实施县及县以上科研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3项。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有126家企业分别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138项的科技成果对接项目。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693期,培训人员36237人次。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421人,在校学生4803人,毕业生1761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8720人;小学在校生1775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688人,其中:专任教师3059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注重弘扬民间艺术,组织肩膀戏先后到福州、三明等地演出,获得当地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暨海峡两岸民间艺术邀请赛活动。来自台湾、广东、浙江、安徽、贵州及福建的十四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400多人参加了海峡两岸民间文艺邀请赛及开幕式民间文艺展示和民间文艺踩街活动,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共发行各类图书94.8万册,县图书馆存书8.7万余册,乡(镇)、街道文化站12个,存书2。0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40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5%,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3.96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95.0%。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1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1个;个体26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3人,其中:医师、医士387人,护师、护士204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总数645床,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86床,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39床,厂矿70床,个体50床。全县村级卫生医疗所168个,村级医生275人。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项目活动20项,参赛运动员4025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80人。沙县籍田径选手王静入选参加北京奥运会,实现奥运选手零的突破。我县跆拳道代表队参加三明市跆拳道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游泳队参加三明市游泳比赛获团体第三名。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参加三明市首届非公有制职工运动会总锦标第三名;组织县冬泳协会参加全国冬泳比赛,荣获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三名及优秀组织奖等成绩。随着1500多平方米健身馆的投入使用,其已成为城区居民健身休闲的重要场所,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全年出生人口4419人,出生率为17.88‰,比上年上升5.70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553人,死亡率为6.28‰,比上年上升1.99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2866人,自然增长率为11.59‰,比上年上升3.70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8万人,占总人口的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