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三明市沙县统计局

消费品市场依然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06万元,比上年增长9.6%。分城乡看:县城的消费品零售额62720万元,增长11.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9886万元,增长6.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2831万元,增长38.3%;集体经济2649万元,增长42.3%;个体经济69409万元,私营经济1180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10.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1237 万元,增长11.8%;餐饮业21720万元,增长6.3%。

市场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0%;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4%。市场物价走出低位运行状态,通货紧缩迹象得到缓解。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

外经贸经济成效显著。全年全社会出口商品供货总值37804万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供货7765万元,比上年增长40.4%;全社会出口创汇8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倍。合同利用外资702万美元,下降28.6%;实际利用外资617万美元,增长10.6%。

旅游事业得到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43169人次,比上年增长36.5%;境外游客25人次,其中:外国游客4 人次,港澳同胞8人次,台湾同胞13人次。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税管理,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全县财政收入26614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5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中央两税收入11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县财政支出17377万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907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3083万元,增长24.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800万元,增加26177万元,增长21.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109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47638万元,增长27.5%。

保险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我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步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发新险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全年全县保费收入720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全县保险赔款给付金额2927万元,比上年增长49.8%;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有新发展。我县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进科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全年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5项,县级24项。农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实用技术培训300多期,培训人员1.1万余人次。组织科技攻关,实施了14个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和3个工业科技项目。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371人,在校学生3150人,增加439人,增长16.2%,毕业生837人。各类职业中学(中专)招收学生459人,在校学生1419人,毕业生493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县初中在校生13146人,增长7.8%;小学在校生1903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小学毕业升学率达100%。全县教职工人数达3559人,其中:专任教师3177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我县以拓展文化产业为重点,提高文化工作的品位和质量,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带动社会文化的普遍繁荣;注重弘扬民间艺术,组织肩膀戏先后到福州、厦门等地演出,获得当地各界人士的好评。同时,在“12.8”期间,成功举办了“小吃”文化节和“三和之夜”大型晚会,大大提高了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全县共发行各类图书129万册,图书馆存书5.1万余册。随着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人民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年末全县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施2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4%,城乡有线电视网入户数已达2.2万户。广播电台1座,广播覆盖率82.1%。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2个,其中:县直各类医疗卫生单位6个,卫生院12个,厂矿医疗卫生单位14个;年末全县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07人,其中:医师、医士313人,护师、护士155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555张,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6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20张,厂矿75张。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共举办运动会7次,参赛运动员1529人,少体校在校学生130人,全县体育锻炼达标人数31848人。全国体育先进县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体育设施日趋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活跃。

十一、人   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全年出生人中2876人,出生率为11.99‰,比上年上升0.9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220人,死亡率为5.09‰,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人口1656人,自然增长率为6.91‰,比上年上升0.87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4.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1万人,占总人口的46.2%。

十二、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

城乡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区建设有新跨跃,撤销琅口、虬江、凤岗三个乡镇,设立虬江、凤岗两个街道,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区改造和配套工程建设有新进展,道路绿化工程,城市夜景工程等不继完善。形成了以步行街、小吃街、文化街和三优街等“四街”构成的沙县商饮繁荣带,城市总体功能日臻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6元,比上年增长6.1%;年人均消费支出5021元,比上年增长6.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80元,比上年增长5.0%;年人均消费支出2918元,比上年增长4.1%;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293元,增长10.7%,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有新的变化,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但行业间、居民间的收入增长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一些低收入水平的家庭生活仍然比较困难。

注:本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以上数据为2003年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