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尤溪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尤溪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求先行”、“四个重在”的要求,主动对接三明区域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思路,全县人民继续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以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主线,真抓实干、负重前进,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2008年,在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我县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形势、趋势和态势。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0.81亿元,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三位,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两区外的10个县(市)第八名。虽然增幅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增速仍在13.0%以上,处于较快的运行区间,整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55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83亿元,同比增长3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42亿元,同比增长7.2%。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的36.0∶29.9∶34.1调整为36.1∶32.2∶31.7,结构更趋合理,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的趋势明显,结构变化不尽人意。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出现了负增长,增幅下降10.9%,影响全县GDP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有所增长,但增幅比上年低15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3%,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9.2%,拉动GDP增长9.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3.1%,拉动GDP增长10.0个百分点;建筑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9%,影响GDP下降0.5个百分点),因而,工业成为今年拉动GDP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8.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8亿元,比上年35.17亿元增加5.21亿元,可比增长5.0%,增幅居全市倒数第一位。其中:农业总产值243099万元,比上年增加27667万元,比增5.56%;林业总产值95173万元,比上年增加14715万元,比增5.58%;畜牧业总产值48758万元,比上年增加7449万元,比降0.39%;渔业产值10027万元,比上年增加1383万元,比增9.73%;服务业产值6748万元,比上年增加630万元,比增5.4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31万亩,比上年增加0.09万亩,增长0.18%,产量15.97万吨,比上年增加0.26万吨,增长1.65%。随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烟叶、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年烟叶种植面积32318亩,比上年增加0.60万亩,增长22.63%,产量4315吨,比上年增加724吨,增长20.16%;蔬菜播种面积26.60万亩,比上年增加0.86万亩,增长3.32%,产量461972吨,比上年增加19053吨,增长4.30%;全年茶叶产量7509吨,比上年增加484吨,增长6.89%;水果产量147955吨,比上年增加12041吨,增长8.86%;全年食用菌产量24765吨,比上年增加1581吨,增长6.82%。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影响,全年木材采伐量483255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8426立方米,比降7.37%,其中商品材采伐量257049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9378立方米,比降18.77%。竹材采伐量略有增加,通过近几年政府出台扶持措施,加强毛竹林的抚育管理,毛竹林出材量逐年增加,采伐量较上年略有增加,全年竹材采伐量2058万根,比上年增加157万根,增长8.26%。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2126吨,比上年减少295吨,降幅1.32%,主要是禽蛋产量比去年减少974吨,降幅17.4 %,影响了整个肉蛋奶总产量的微幅减产。全年水产品产量6206吨,比上年增加668吨,增长12.06%。 从整体农业生产情况来看,虽然运行比较平稳,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不大,产业优势不明显,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农民增收。 三、工业 2008年,工业生产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企业劳动力、资金等多项生产成本构成要素的影响和制约,经过全县上下的努力,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全县工业运行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和较高增幅。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家,比上年增加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6.07亿元,可比增长41.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0.8亿元,可比增长41.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6.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销售产值53.23亿元,同比增长26.9%;产销率94.93%,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24421万元,同比增长25.43%;税金总额完成25979万元,同比增长25.77%;亏损企业35家,较上年同期21家增亏14家,扭亏增盈企业9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2%。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37%,较上年的169.99%下降了20.62个百分点。其中:产品销售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下降了0.52、3.41和7.57个百分点,分别影响效益综合指数下降0.06、6.37和28.5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下降了0.21次,影响效益综合指数下降2.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9.9%、资本保值增值率上升23.1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1.8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效益综合指数上升12.81、3.09和0.55个百分点。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利润总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4612.7万元,比上年25861.4万元减少了30474.1万元,同比下降117.84%,利润减少较大的行业是水电业和矿业;二是产销衔接程度下降,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93%,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程度下降导致企业产成品增加,应收账款和产成品“两金”继续沉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总额达到287438.1万元。从今后一段时期来看,随着上述因素影响的加剧,部分企业可能因此而减产或停产。 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64523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4992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