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和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08 巢湖市和县统计局

对外贸易再迈新台阶。2006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4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8%,其总量居全市第一位。进出口增势均较快,其中,出口4815万美元,增长51.7%;进口1625万美元,增长44.3%。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引进在建项目180个,其中:内资172个,外资8个。实际引进内资16.0亿元,其中利用省外资金1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21万美元。

六、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781万元,增长1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49万元,增长12.9%;电信业务总量10932万元,增长11.4%。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69903门,增长16.8%;本地电话用户120039户,同比增长8.0%,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108户,增长4.2%;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7931户,增长9.4%。住宅电话109146户,其中:市内住宅电话28079户,增长6.0%;农村住宅电话81067户,增长5.1%。IP超市电话3353户,增长2.1倍;IC卡公用电话301部,下降26.9%。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1万户(含小灵通用户1.4万户),同比增长55.4%。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分别达18.5、15.5部,分别比上年提高1.4、5.5部。年末互联网用户7891户,其中ADSL用户4491户,增长36.6%;LAN用户3120户,增长29.5%;165互联网用户280户,同比增长21.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收入2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838万元,增长28.5%。在财政收入中,营业税5248万元,增长62.3%;企业所得税2769万元,增长27.9%。工商税收19387万元,占财政收入的78.5%,较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49922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全年财政对农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社会保障支出增长35.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1%,农业支出增长21.5%,教育支出增长35.9%。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7245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9400万元,增长16.2%。其中,企业存款42363万元,增长5.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29773万元,增长17.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476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8081万元,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166862万元,下降1.1%;中长期贷款36794万元,增长1.1倍。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81万元,增长17.6%;人寿险保费收入8619万元,增长45.1%。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07万元,增长10.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983万元,下降19.7%;人寿险业务赔款支出224万元,下降18.2%。

八、科技、教育

科学技术市场继续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对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达2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倍。全县民营科技企业17家,从业人员2285人。申获国家、省、市批准的科技项目17项。全年授权专利15项。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小学教育“两基”成果水平达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2006年,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其中:普通中专1所,职业高中5所;各类普通教育学校232所,其中:高级中学6所,初级中学27所,小学179所,幼儿园20所。全县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5272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5224人;小学在校生59990人。全县各类学校教职工总数5841人,其中专任教师4208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五年巩固率91.93%,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100.92%;初中学龄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学生巩固率91.85%,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8.2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县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所,县级艺术表演团体1个,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100%、94.68%。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县庐剧团本年新排上演剧目6个,本团创作首演剧目2个,演出112场,观众达89千人次。全年送戏下乡近百场,送电影下乡200多场,放映爱国主义教育片1500多场,组织各类书画展10多次,组织了广场文艺晚会、舞会18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个(含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地方病防治机构及非卫生系统开办的诊所,不含私人开办的诊所室),其中:县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20个。全县共有病床位数854张;卫生技术人员1030人,其中:执业医师328人,执业助理医师122人,注册护士288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2006年,我县成功举办县直机关乒乓球赛和迎奥运十一篮球赛,有效地推动了单位职工业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全面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工作。在10月份举行的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县的体育健儿获得了9金4银3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占全市总牌的三分之一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县选手李腾还荣获多哈亚运会男子散手56公斤级金牌。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2006年,全县出生人口6246人,人口出生率为9.6‰,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3879人,死亡率为6.0‰,比上年上升1.2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3.6‰,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年末全县户籍人口649727人,比上年减少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404人,比上年增加365人。全年迁入4219人,迁出6502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改善。2006年,全县职工平均工资15517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775元,增长19.9%;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35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92元,同比增加343元,增长14.6%;恩格尔系数为47.1%,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年末全县企业离退休4476人,社保机构支付养老金3715万元,确保到位率100%。同时,养老保险扩面参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参加基本养老人数达17004人,比上年增加1304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135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00人,新增扩面1500人。全年完成失业保险扩面参保达20617人,累计为162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259万元,发放率保持100%。全年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77万元,享受最低生活费保障人数14839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