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无为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克服了"非典"以及自然灾害对我县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5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为3376元,比上年增长10.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4270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9%。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结构加速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形成。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1:28.7:35.2调整为35.3:28.8:35.9。全年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8.92,比上年提高25.7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5.95亿元,增长29.6%;实现利润1.93亿元,增长39.0%,为近二年来最好水平。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启动不快,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向市场化。粮食种植面积略有减少,油料、棉花、蔬菜、瓜类等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加,蔬菜生产在精细品种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全年种植面积17.14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9%;主要农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全年粮食产量38.37万吨,比上年减产3.17万吨,下降7.6%。其中夏粮产量4.4万吨,增产2.1%;早稻产量3.3万吨,减产32.7%;秋粮产量33.97万吨,下降8.7%。 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棉花产量3.81万吨,比上年增产4.1%;油料产量为7.46万吨,增产44.5%;蔬菜、瓜类产量45.19万吨,增长8.8%;糖料产量1.3万吨,下降23.5%;茶叶产量215吨,增长62.9%;水果产量3.1万吨,增长17.4%。 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528公顷,比上年增长152.9%,新封山育林面积333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5890公顷次。全年肉类总产量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0%;禽蛋产量4.02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6.35万吨,增长2.3%。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83亿千瓦,比上年增长2.9%;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93万吨,增长4.3%;农村用电量21200万千瓦小时,增长75.1%;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85.73千公顷,新增0.63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4.76亿元,增长28.5%,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企业产值达9.01亿元,增长25.7%。重工业产值15.65亿元,增长43.9%;轻工业产值9.11亿元,增长8.5%。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98%,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新产品产值率为7.9%。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全县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0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89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69.1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3.6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0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完成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11.38亿元,增长70.3%。基本建设投资6.77亿元,增长54.1%;更新改造投资4.61亿元,增长132.1%;房地产开发投资2.67亿元,增长44.0%。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以下九连临江三站、无为大堤加固、军二路无为至黄姑段、黄雒河节制闸工程等为代表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2.56亿元,占全县基本建设投资的37.8%;以江星集团、华康食品公司、江坝油化厂技改为代表的重点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9亿元,占全县技改投资的47.6%。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3年,全县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良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0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从城乡看,县城零售额119529万元,增长11.9 %;县以下91367万元,增长9.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4114万元,增长12.0%,餐饮业21775万元,增长11.0%,其他行业15007万元,增长0.5%。从商品类别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据调查,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8.0%;用的商品也较快增长。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出口增长较快。2003年,我县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出口的较快增长。全年出口总额达550.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3%。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50万元,比上年增长6.1%。旅游总人数达660万人次,增 长4.5%。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3284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3%。其中,公路26409万吨公里,增长12.5%;水运6431万吨公里,下降2.2 %。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6184.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公路16125万人公里,增长13.2%;水运59.1万人公里,下降21.2%。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881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300万元,增长35.2%;邮政业务总量1960万元,增长22.7%。年末城市电话户 |